项脊轩志

2017-05-05

答案:d(①“剔”通“剃”;③“失”通“佚”;④“枪”通“抢”;⑤“责”通“债”;⑥“摩”通“磨”;⑧“底”通“抵”。)
解析:应该依次排查每句中有无通假字。正确理解句意很关键。

8. 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意气勤勤恳恳       b.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d.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答案:b(a.意气,古义指情谊和语气;今义指意志和气概。b.倜傥,古今义同,指洒脱,不拘束。c.下流,古时比喻处于卑贱地位;今指卑鄙龌龊。d.口语,古指说了几句话;现区别于书面语,指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解析:掌握这种题型,一是根据具体语境靠逻辑思维解决,二是多加记诵。

9. 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b. 少卿足下
c. 仆非敢如此也        d.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答案:b(a.牛马走,谦词,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人;b.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c.仆,自称的谦词;d.下愚,谦词,愚昧无知。)
解析:对于常见的尊称和谦称要准确记忆。

1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答案:照这样说来,所谓勇敢还是怯懦,刚强还是柔弱,都是形势造成的。明白了这一点,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人不能早早自杀来逃避法律制裁,因而渐渐志气衰微,等到挨鞭打杖责,再想保全气节自杀,这不是远远来不及了吗?
解析:翻译题目年年必考,是重点、难点。要结合具体语境,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先妣事略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又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②;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母寝也,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③。冬月炉火炭屑,使婢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漉然④。遇僮仆有恩, 至箠楚,皆不恶有后言。吴家桥⑤岁至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