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2017-04-16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的目的。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所谓诗的作用和诗教,主要是指此而言。所谓诗的教育,也全在感情的潜移默化中进行。
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混;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1.欣赏诗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2.第一段中“主要是指此而言”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3.“诗教”有什么特点?
4.诗歌欣赏中“猜”的内涵是什么?
5.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含意?
参考答案:
1.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
2.欣赏诗歌主要是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上要受到教育和影响。
3.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欣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的内容加以补充和阐发。
5.对创作者来说,诗歌应给人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对欣赏者而言,欣赏诗歌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