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平线上》教学实录


师:接着说。
生:还有沙漠里的骆驼。
师:这是沙漠里的驼铃。
生:还有敦煌。
师:那是我们祖先飞天的梦想,最绚烂的华夏梦——敦煌,人文景观。
生:古代诗人写边塞诗的很多。
师:边塞诗独特的美属于西部。这位同学继续补充:
生:我想到了大漠、孤烟、戈壁、胡杨和百草
师:大漠、孤烟还不够,还要戈壁连着戈壁。在生命最缺水的地方、在生命最艰难生存的地方,却有两种植物,它们的名字叫胡杨和百草。它们比天下最美的诗还要美。你很有想象力,非常好!我们可以继续去想象,去感受西部。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高建群眼中、心中、笔下的《西地平线上》。在西地平线上也有一个和西部一样神奇的作家,这个作家的名字叫做高建群。我来读一下,同学们找出关键词,把他最突出的、鲜明的特征牢牢地记在心里,有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
屏幕:高建群  陕西作家,“浪漫派文学的最后的骑士”,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的古典精神以及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
   感受一下这里的关键词:浪漫派、骑士、崇高感、古典精神、理想主义色彩,全班齐读,最好把它背下来。
(全班齐读)
师:《在西地平线上》这篇散文中,高建群托起了西部的太阳,写出的诗一样的西部的落日。但我们能感受到西部的落日永远不能落。如果说余秋雨《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还是《霜冷长河》是行走式的文化感悟,都是行走式的,瞬间的文化感悟。那么在这里,我们无庸讳言这种感悟失之于肤浅,高建群每年都在走马西部,感悟西部。他将这块土地,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挥写得血浓于水。
师:我们感受一下,用读速的方式找出高建群笔下西部的落日——三轮落日,你概括一下,是哪三轮落日?读一读,画一画,圈圈点点的。
因为语言标志非常明显,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了。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哪三轮落日?我换了一下量词,文中说三次,我觉得说三轮落日更有美感更能体现落日的不落,所以用三轮,哪位同学概括一下?
生:第一轮是在甘肃的定西高原,第二轮是在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
师:读音非常准确 淖 ǹao,大的泥潭为淖,在这里当然是个音译词。
生:第三轮是阿勒泰草原上的落日。
师:我们如果精简一下语言,可以怎么说呢?第一轮落日叫(齐声)“高原落日”,第二轮落日叫—“荒原落日”,第三轮落日叫—“草原落日”“高原”“荒原”“草原”都是地理名词,表明的仅仅是地点,那么在这要想壮写西部的落日,仅仅用地域性的语言还远远不够,同学们再精读一下,细读一下,我们试着换一下词不叫“高原落日”“荒原落日”“草原落日”,形容词也好名词也好,尤其是同学们可以大胆的使用,因为老师开篇讲了名词有时候大于形容词。你想想,换换词可以显现出几种性质的落日?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边读边划,可以在旁边写一写。你解读这篇文章之后,再创造性组合,说出你的修饰语,你认为怎么加好些?
生:一轮血(xǔe)红的落日
师:注意读音xùe。概括非常好,描摹色彩,像生命的血的颜色。
生:像勒勒车轮子一样的落日。
师:虽然字数上不整齐,正因为这种不整齐,更感性更有表现力,这是很美很美的落日。
生:跳跃的、颤抖的落日
师:又是两个动词,读书很细很会读书。好!后面同学你又可以叫什么落日?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