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兰亭集序》导学精要

【目标择定】
1.在朗读中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魅力
2.在朗读和想象联想中,再现作者笔下的风景,品味古代文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品格。
3.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便捷的交通,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生活丰富吗?
1.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次怎样的集会?朗读全文,先用原文回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2.高雅之士欢度在怎样的美景中的?朗读原文,并用诗意化的语言再现。
 
 
 
3. 儒雅之士必有儒雅之行。他们进行了哪些的活动?请用原文回答。
 
 
4.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便捷的交通,可古人心灵的快乐却并不比当代人少,为什么?请先朗读全文后作答。
 
 
5.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认为“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道理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的情境不合。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 神龙本兰亭集序(书法)
2. 《兰亭集序》花开并蒂
 
第二部分 必修②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i) 修禊(x¨¬) 巳日(s¨¬)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²) 会晤(w¨´) 形骸(h¨¢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n) 酣畅(hān) 玄理(xi¨¢n) 清冽(li¨¨)
2. 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若合一契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其致一也 d.吏呼一何怒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 其致一也 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 悟言一室之内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暮春之初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或取诸怀抱
6.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亦将有感于斯文
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① 其致一也  ②死生亦大矣
③ 当其欣于所遇? ④仰观宇宙之大  ?
⑤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8.翻译以下句子
a.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二、课文探究检测
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
很快地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