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与设计 篇1
[知识要点]
一、流程的含义
1.环节
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2.时序
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3.流程
具有以上两大特征(关键点)的过程,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称为流程。
二、流程的表达——流程图
表述流程的图形,称为流程图。流程图有文字叙述、表格、方框图、模型表示、动画演示等多种形式。
三、流程对生活、生产的意义
1.生活
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的做事,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2.生产
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的组织生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四、流程设计
1.实际流程设计的两种情形
(1)流程的环节是显性的。
(2)流程的环节不是或不全是显性的。
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是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3.流程设计的步骤
流程设计的步骤:流程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属性与规律。其次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第三,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第四,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第五,选择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4.流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保证安全、节约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注意环保。
5.画流程设计框图
(1)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框表示环节。
(2)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3)对某环节,按需要可在方框中或方框外,作简要注释,也可不作注释。
五、流程优化
1.流程优化的目的
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保护环境,或者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办事效率等。
2.流程优化的条件
(1)外部条件,建立在设备或工艺水平的提高或完善的基础之上。
(2)内部条件,建立在对流程内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实现的基础之上。
3.流程优化的内容
涉及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根据需要,有的流程优化是对单个指标的优化,有的是对多个指标的优化。
4.流程优化的方法
(1)环节的改变(减少、增多或改换)——环节的优化。
(2)时序的改变——时序的优化。
[典型例题分析]
1.李明早晨起床到离家上学这段是时间要做的事及需要的时间人分别是:①穿衣/1分钟②叠被/1分钟 ③洗漱/5分钟 ④准备面点、鸡蛋/5分钟 ⑤用专用设备自动制作热豆浆/15分钟 ⑥凉凉热豆浆/2分钟 ⑦吃饭/5分钟 ⑧洗碗/1分钟 ⑨整理书包/1分钟。请画出完成上述九个步骤最省时间的流程图(可用序号代表步骤)。优化后的流程需时 分钟。
解答:流程的优化要考虑事件的内在属性与规律,在本题中,可通过部分环节的并行达到优化的目的,优化后的流程为:
①→②→③→④→⑨→
∣→⑥→⑦→⑧
⑤→
需时23分钟。
2.在一般医院门诊看病需诊断、检查、取药等,请把医院就诊流程环节合理排列:
a交款 b询诊 c诊断 d取药 e再诊断 f再交费 g挂号 h检验 i打针
解答:流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了解事物的内在属性与规律,依门诊看病的内在属性与规律可知其正确流程为:b→g→c→a→h→e→f→d→i
[探究互动]
一、选择题
1.同样炒一种菜,若在出锅前放碘盐,碘的食用率可达62.3%,炸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8.7%,这个事例说明科学合理的流程对生活有什么意义( )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高生活质量
c.减少生活中的盲从 d.使生活更安全
2.邮寄包裹的一般流程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裹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它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 )
a.步骤 b.时序 c.环节 d.顺序
3.我们每周都按照本班的课程表来进行学习,课程表属于流程的哪种表达方式( )
a.文字 b.模型 c.表格 d.动画
4.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气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5.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
a.列车运行时刻表 b.学校课程表
c.产品加工工序表 d.零件的三视图
6.原先,人们到银行存取款要人工填单、记帐等工作,自从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流程优化属于( )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体优化 d.质量优化
7.下面关于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是可以调整的
b.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不能调整
c.有的流程时序可以调整,有的流程时序不可以调整
d.环节多的流程才能调整
8.指纹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取指纹图像的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指纹锁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指纹图像采集 ②指纹图像处理 ③控制门锁开启 ④指纹图像特征值的匹配 ⑤指纹图像特征提取
a.①②⑤④③ b.①⑤②④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②③
9.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
a.材料 b.资金
c.设备 d.内在属性和规律
10.下列有可能属于流程优化目的的是( )
①提高工作效率 ②提高产品质量 ③保护环境 ④节约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④② d.①②③④
11.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产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往往会有相应的流程
b.流程有几个或多个环节组成
c.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时间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d.流程是指若干环节随着时间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
12.从正确发挥抽油烟机的作用出发,下面哪个流程更优化( )
a.点火→开机→做饭→关机→闭火
b.开机→点火→做饭→闭火→关机
c.开机→点火→做饭→关机→闭火
d.点火→开机→做饭→闭火→关机
13.公共汽车门口写有“先下后上”的字样,其道理是( )
a.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b.为了提高速度
c.减轻负载 d.请乘客遵守流程
14.仔细阅读教材,关于奶粉生产流程的优化,是在充分分析其内部机理的基础上怎样实现的( )
a.增加冷却环节来实现优化的
b.更新设备来实现优化的
c.改进杀菌方法来实现优化的
d.改进浓缩和干燥工艺来实现优化的
二、填空题
1.流程设计的步骤:流程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的 ,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 。其次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第三,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第四,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第五,选择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 ,对于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时序,要标注时间。一个流程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的修改,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在编制计算机程序时,经常要用程序流程图来表示算法,流程图中的方框、菱形框表示一定的 ,箭头表示程序流动的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3.流程就是具有 和 两大特征的过程,即 。
4. 流程优化的动力源泉。
5.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
6.在实际的流程设计中,流程的环节分为
和 两种情形。
7.为了使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流程的表达一般采用 来表达。
8.饺子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欢,民间有“好吃不如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是不可缺少,全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包饺子有拌馅、包饺子、煮饺子、和面、擀皮等环节,请画出正确的流图
,这一流程中可以变动时序的环节是 ,不可以变动时序的环节是 。
9.如图所示,是养殖禽畜应用的自动给水系统,可使饮水槽水位保持不变,此系统是闭环控制系统,其工作流程是:禽畜饮水→饮水槽水位下降→
。
10.星期天某同学在家里自己做荷包蛋,他先往锅里倒上凉水,打上鸡蛋,然后生火,水开后发现成了一锅鸡蛋粥。他问妈妈是什么原因,妈妈说,应先将水烧开再打鸡蛋。该同学根据妈妈说的方法又做了一次荷包蛋,结果成功了。上述现象用技术与设计的术语解释就是:不同的
产生不同的结果。
11.烟花火药制造过程分原料选择、筛选、称量、粉碎、混药、造粒、干燥等几个环节,请按时序画出其工艺流程图
。
三、判断题
1.流程是指若干环节随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 ( )
2.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时间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 )
3.在生活与生产中的许多活动和事件的过程,都可以理解为流程 ( )
4.任何一个流程的环节和时序都是固定的,是不能改变的 ( )
5.任何流程都包含有具体的环节和时序( )
6.在有些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有些环节是不可倒置的 ( )
7.流程优化都是采取简化环节的措施,不能增加环节 ( )
8.对某些流程来讲,通过改变时序也可以达到优化流程的目的 ( )
9.在生产工艺中,流程的时序一般是不能颠倒的 ( )
四、简答题
1.某科技小组制作一盏台灯的工序和所需时间如下图。
①买电器元件20分钟 →②焊底座10分钟 →③做灯罩30分钟 →④组装8分钟 → ⑤调试7分钟
(1)请对该流程进行优化,并画出流程图
(2)该流程属于流程优化中的 优化。
(3)在进行实际制作过程中,为了简化制作过程,又能实现电器元件之间的通用互换,我们必须学会选择 。
2.小明的父母下班回家后要进行下列事情: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1小时,炒菜40分钟,用自动电饭锅蒸米饭30分钟,吃饭20分钟,看报纸需要10分钟,如果每项工作依次做,需要2小时40分钟,而小明对流程进行了优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画出优化后的流程图,如此共需
分钟。
3.有人设想在住宅小区附近建立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厂,其流程如下图。请将图中①、②、③所要表达的内容填在下面横线上。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d 6.b 7.c 8.a 9.d 10.d 11.c 12.b 13.d 14.a
二、填空题
1.目标和任务 属性与规律 流程图
2.环节 时序
3.环节 时序 若干环节随时间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
4.不满足现状
5.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
6.显性 不是或不全是显性
7.流程图
8.拌馅→和面→擀皮→包饺子→煮饺子 拌馅、和面 擀皮、包饺子、煮饺子
9.浮子下降→橡皮塞下降→进水口进水→浮子上升→橡皮塞上升→进水口关闭
10.流程
11.原料选择→粉碎→称量→混药→造粒→筛选→干燥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对 9.对
四、简答题
1. (1)
①买电器元件20分钟 →②焊底座10分钟 →
③做灯罩30分钟 →
(2)工期
(3)标准件
2.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1小时
炒菜40分钟
自动电饭锅蒸米饭30分钟
如此共需70分钟
3. ①垃圾分类(收集点)
②热量(热能、能量、电能)
③再利用(建筑填料、制肥、制砖)
流程与设计 篇2
学生所举例子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对流程的理解范围较小,有必要扩大流程的范围,引导学生用流程观点看待一些不是很贴近生活的科学技术活动。
单击此处下载本文的附件
第一节 了解流程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流程。
2、理解流程的含义。
3、提高学生依据科学流程合理处理问题的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流程对学习、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
1、从整体把握流程的环节和时序的双重特性。
2、用流程表达生活中的某些任务。
新课引入:
[师] 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习完第一章,知道了结构对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一章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不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学习第二章:流程和设计,希望大家继续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学好第二章。
教学过程:
[师] 上学期,我们讲过设计一个作品的一般过程包含几个步骤,都有哪些呢?
[生] 共五个:1、发现与明确问题;2、制定设计方案;3、制作原型或模型;4、优化方案;5、编写使用说明书。
[师] 我们知道,这只是设计的一般过程,而不是必然步骤。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有的步骤可以省略,有的可以反复,------。也就是说,对于设计活动,可以分成几个步骤呢?这个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不同的具体设计,不同的人,分法可能不一样。这个,就是环节的分法不一性。而对于制作原型或模型这一环节,就可能包含买材料、加工材料、制作零部件、整体组装等等。即这一环节并不仅仅一件事。像这样,环节中又包含若干可以分解的、目标更具体的事项。理解为环节的可分解性。
[师] 板书(环节:分法不一性,可分解性。)
[师] 下面是xx年男子足球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结构图(演示课件),请同学们划分环节。
[生] ------
[师] 可划分为八分之一决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四个环节。其中八分之一决赛中包含了八场比赛,即环节的可分解性。大家注意观察,这四个环节是按顺序依次出现的,能不能先进行决赛再进行半决赛环节?
[生] 不能。
[师] 这四个环节是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出现的,不能颠倒其出现顺序。像这样,各个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上面所讲的,就是一种不可颠倒的时序。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时序是不可颠倒的?
[生甲] 上教室的过程。从一楼到二楼是一个环节;从二楼到三楼是一个环节;从三楼到四楼是一个环节;从四楼到五楼又是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的出现顺序是不可颠倒的,必须先有了从一楼到二楼这一环节,才能有从二楼到三楼这一环节。
[生乙] 我们今天上午的五节课。每一节课是一个环节,从时间顺序上讲,必须先上完第一节课才上第二节课,然后依次上第三、四、五节课,这种顺序是一种不可颠倒的时序。
[生] ------
[师] 很好,时序呢,除了这种不可颠倒的以外,还有一种是可颠倒的,也就是说,几个环节的出现,谁先谁后都可以,都没影响。例如:我们将完成作业看成一个过程,那么完成第一题是一个环节,完成第二题又是一个环节,------,当所有的环节完成,也就是完成了所有的题目。那么,这些环节的出现没有必须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先完成哪一道题目都可以。像这样的时序就是可以颠倒的,请同学们举例,还那哪些时序是可颠倒的?
[生丙] 段考要考9科,每考一科看成一个环节,先考哪一科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由学校安排,这种时序是可颠倒的。
[生丁] 早上起床,先穿上衣还是先穿裤子都可以,这种时序是可颠倒的。
[生] ------
[师] 很好,看来同学们对时序这一概念都掌握得较好,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课件演示案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时序安排”)
[师] 安排几个环节同时进行,只需70分钟,大大节约了时间。这种时序,几个环节可同时进行。我们可以归纳,时序有三种:可颠倒、不可颠倒、可同时进行。
[师] 板书(时序:可颠倒、不可颠倒、可同时进行。)
[师] 一个过程,如果具备环节和时序这两大特征(关键点),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次完成,则可称为流程。其实,生活和生产中的许多活动与事件的过程,都可理解为流程。
[师] 那么,学习流程有什么用呢?学习流程的知识,就可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流程。有了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依,完成各种活动和工作任务,都将会进展得更快、更好。因此,如何使流程产生更大的效益、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是有待我们深究的课题。
[师] 下面,我们来学习流程的表达。这是某同学帖在课桌上的周日学习安排:
8:30 吃早餐完毕,到教室学习。
10:00 休息20分钟,到校园走走。
10:20 重新回到教室学习。
11:30 学习结束,吃饭。
12:30 午睡。
15:00 起床,到教室学习。
16:30 学习结束,到球场打球,煅练身体。
[师] 我们能不能把这看成一个流程?为什么?
[生] 能,因为它具备环节和时序两大特征。
[师] 像这种,就是用文字来表达流程。
[师] 我们再来看我们的课程表。把课程表看成一个整体,它由星期一的课程、星期二的课程、------、星期五的课程共五个环节构成。这些环节是按照时序依次出现的,星期一进行当天的课程,星期二也是进行当天的课程,------。所以,可以把课程表看成一个流程。像课程表这种流程表达方式称为表格表达。请问同学们,这个流程的时序属于哪一种?
[生1] 不可颠倒,因为学校每天都是按照课程表来上课的。
[生2] 可颠倒,因为有时老师调课;上次放假,周日就补周三的课。
[生] ------
[师]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个流程,在执行时是要严格按时序来的,是不可颠倒的,至少是不可随便颠倒的;但教务处在制定这个课程表时,如果把全校班级星期一的课程与星期二的课程对调,那肯定没有课时冲突,因此是可行的。那么流程在设计时,时序是可颠倒的。但也不是随意颠倒,要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考虑课程的合理安排。
[师] 依据流程的性质以及人们的表达习惯,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等方式,有些场合还可用模型表达、动画表达等。
[师] 有兴趣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了解流程都有哪些表达方式,它们又都是怎么样子的。好了,今天的课就到此。
教学反思:
1、学生所举例子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对流程的理解范围较小,有必要扩大流程的范围,引导学生用流程观点看待一些不是很贴近生活的科学技术活动。
2、所举案例的环节,学生划分都较为统一,对环节的分法不一性理解不够。
3、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容易流于表面,浅尝则止,不肯深入分析、理解其内涵,上课感到乏味。
流程与设计 篇3
教学设计表
学科 通用技术 授课年级 高二 学校 定安中学 教师姓名 罗明文
章节名称
流程与设计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1)工作、生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等。 2)生产活动:提高效率、节省资源、安全生产等等。
学习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技术课程,有一定的技术素养。通过对流程的介绍,让他们明白基本的原理。接下来让他们进行探究实践。完成生活中的流程设计,找出工业生产的流程的优化之处。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通用技术课是普通高中新设置的一门课程,它既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又是对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应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知识与技能: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过程与方法: 以煎鸡蛋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入手,丝丝入扣,引出有关流程与设计的所有话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通过生活实例的实践,让学生掌握流程的设计。并把步骤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目标。
教学设计思路
从生活实例中引导学生了解流程,并介绍优化的方法。最后再补充工业生产中的流程案例。
依据的理论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西餐流程和座次常规参考
理解
文字与图片
投影
学生感兴趣
煎鸡蛋
模拟
步骤演示
黑板
学生感兴趣
专利的申请流程
掌握
模拟步骤演示
黑板
学生感兴趣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西餐流程:
全套形式:前菜(开胃菜)---汤---鱼类料理(海鲜)---肉类料理---主菜---水果冰点---肉类料理---沙拉---甜点---水果---咖啡(或红茶)。
10m
投影
讨论
了解普通的流程
实践
模拟煎鸡蛋的过程
20m
引导
模拟过程
掌握流程的设计
探究
煎鸡蛋过程的优化
20m
提示
讨论不同过程的不同结果
明白为什么要对流程进行优化。
拓展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20m
投影
讨论
了解工业生产的流程,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技术素养。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引入,实践,探究,拓展。
教
学
反
思
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本单元“马上行动”“思考”“练习”“综合实践”等栏目中的问题解决,了解和判断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掌握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专
家
点
评
流程与设计 篇4
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知道:
——具有各具目的的若干环节,且各环节按一定时序进行的过程,叫做流程。
——生产活动中的流程,是进行加工、组织管理的依据,是物质资料的增值活动过程。科学合理地组织流程(环节和时序),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的保证。技术活动中的流程思想和方法,也可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使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加有序,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办事效率。
——流程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流程不是自然成就的,而是人们经过设计,并经过实践检验而形成的。这其中不乏血和生命的代价。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流程设计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 流程的设计
流程的设计,就是如何科学地确定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时序。为此,我们先来分析一个我们熟悉的流程,看看它是怎样确定的。
一、全自动洗衣机流程的确定
洗衣机流程决定的基本依据是:如何能将衣服洗干净。为此,我们必须了解洗衣机的洗涤原理。洗衣机洗衣物主要是依靠水流的渗透、冲刷等机械作用和洗涤剂的润湿、分散作用将污垢从衣物上分离到水中,而实现洗净衣物的目的的。具体来说有如下一些洗涤机理:①是洗涤剂水解后,形成的长链ch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一端为“亲油端”,将衣物上的污垢分子包围,它的另一端为“亲水端”则和水很亲和,这样就产生了,污垢分子脱离衣物的趋势;②水在波轮的带动下,以很高的速度甩向桶壁,并形成以波轮轴线为中心的涡流,衣物在涡流作用下,作螺旋式回转,并与桶壁产生摩擦;③衣物不断和波轮产生摩擦;④ 衣物在水中由于惯性的作用,运动速度比水慢,衣物和水之间也会产生摩擦;⑤由于洗衣桶形状不是圆形,使水形成湍流,这种湍流带动衣物作不规则的运动,从而使衣物的纤维不断被弯曲、扭绞和拉长,衣物相互之间产生摩擦;⑥在以上各种摩擦的作用下,污垢分子就会从衣物上进入水中,再加上洗涤剂的乳化、分散作用,使洗涤后的水成为乳化液,污垢分子不能再回到衣物上;⑦脱水后,由于衣物的吸水性,在衣物中还保留了一定量的污水,因此,还得用清水漂洗,稀释污水及其中的残留洗涤剂的浓度,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到底需要漂洗几次,视要求而定。
了解了洗衣机的洗涤原理之后,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洗衣机的标准洗涤程序(流程)是:选择洗涤模式(洗涤要求)——进水和加洗涤剂——洗涤——脱水(先放水,后甩干)——进水——漂洗——脱水(同前)——进水——漂洗——脱水。还有其它的洗涤方式,就不作一一介绍了,同学们可以回去看看您家的洗衣机,并仔细观察洗涤过程。
二、流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技术活动的流程,最主要的要求是要根据该项活动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变化规律,科学地安排活动的环节及时序又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1.提高效率。经常是通过节省时间来完成的。
2.提高质量。主要是合理地安排环节。
3.保证安全。在每个环节上都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作详尽的考虑,并要有保证安全的可靠措施。
4.节省资源。
5.提高管理水平。
6.提高经济效益。
7.其它还有如注意环保等。
三、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在作流程设计时,必须要对在过程进行时能够提供的条件加以考虑。比如:
(1)能提供什么样的材料?
(2)有什么样的工艺条件?
(3)有什么样的加工设备?
(4)有什么样水平的技术人员?
(5)有什么的样的资金实力?
(6)过程是否对环保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就得安排相应的解决办法。
(7)还得考虑一些特殊活动的特殊要求。
……
流程与设计 篇5
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
第一节 了解流程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2、年级:高二年级
3、学时数:2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流程的涵义及作用。
②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生产工艺流案例的分析,理解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涵义及区别。
③学会阅读、制作简单的流程图。
④体会流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的兴趣。
2、过程方法目标
①懂得流程分析应用的一般方法。
②懂得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并总结其运行过程的规律,科学准确地得出合理有效的流程。
3、情感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流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上节课的造纸实验,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及科学意识。
③通过案例和造纸实验,体验其工艺流程、工作流程,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
(二)、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在此章节中,其本身的基础知识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所涉及到的专业背景知识却很难。
本节的重点在于掌握流程的涵义;流程的作用;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定义和区别。
2、学生分析
①对于高二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中对一般流程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流程的涵义和如何应用却比较陌生。
②在工业、农业和商业等方面流程被广泛运用,但由于高二学生对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缺乏,理解具体的流程的设计将会有一定困难。
3、应对策略
①充分利用在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经历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流程的涵义,并选用一些已学过的化学实验作为案例来分析和理解实验流程的产生。
②对于面向全体高二学生而言,工作流程容易理解,多举一些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流程;而工艺流程,为了避免在教学中涉及太多的专业背景知识,我选用教材中造纸的例子,开展造纸实验,让学生熟悉工艺流程,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
③流程既可以是经验的总结,又可以根据某种需要去进行流程的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我尽量组织那些简单,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让学生们完成,从而体验流程的设计。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分析比较法、讲解示范法、讨论法、实验作品展示等。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和利用流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导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参与者,也是学习活动的评价者。教学流程如下:(图1)
(四)、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powerpoint)
(五)、实验材料(造纸实验)-生物实验室
面巾纸、纸碗、搅拌器、纱布、纸浆捞取器、棉布等。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第一课时)造纸实验-略
(第二课时)
教学阶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教学引入
3
分钟
认识本章学习目标(p34)。
阅读(p34)上面的一段黑体字。
这段文字主要简述了流程及其作用。
一、流程
1、展示这节课的教学流程。(见图1)
讲授法
教学引入
明确学习目标,学会通过流程图来指导学习。
通过引入,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节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通过教学流程来学习。
实例教学
5
分钟
2、生活中处处都有流程,洗衣做饭、采购日用品、看病就医等都离不开流程。
展示两个流程:
回家开门的流程:
取钥匙 → 插入锁孔 → 旋转 → 门开
一般学生上午生活经历的流程:
起床 → 洗漱 → 用早餐 → 上学 → 早锻炼 → 上课 → 午餐
提问:试举日常生活流程几例,并简单讲讲它的过程?
讲解示范法
对日常生活的中的两个例子进行讲解分析
阅读不同的流程图,切身体会日常生活中的流程
意在让学生亲身感受流程就在身边,促使学生懂得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流程、认识流程。
实例教学
2
分钟
3、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往往有相应的流程。
引导学生阅读“石油炼制流程图”。
讲解示范法
引导学生阅读复杂的流程图
体会生产流程图比较复杂,学会从不同角度阅读流程图
让学生知道生产流程的复杂,教会他们从不同侧面分析解读流程图。
实例教学
10分钟
[情景导入法]
放映一段化学实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化学班】可以让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生物班】可以直接放映
提问:仔细观察实验,罗列出实验环节并总结实验流程?
实验环节:准备、通入氢气、加热、观察结果、停止加热、停止通氢气
实验流程:
准备 → 通入氢气 → 加热 → 观察结果 → 停止加热→ 停止通氢气
提问:播放第二遍,观察并写出“准备”过程中的流程。
按由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放置实验器材。
准备流程:
放木块 → 放喷灯 → 安装玻璃管 → 放广口瓶 →安装导管 → 安装气球
情景导入法、讲解示范法
以“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作为本节的情境引入
带着问题观看教师(或学生)操作,并在最后写出“准备”流程
用学生熟悉的初中化学实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来引入,意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流程,并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理解流程的涵义及其作用。
教学讲解
5
分钟
4、由上面所学习所了解的流程,简单概括
流程的涵义——
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可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
流程的表达形式:
流程图(文字、表格、图示)、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为了使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我们一般采作流程图来表达流程。』
通过“注册邮箱”这个流程,加深对流程的理解和印象,并初步认识、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讲解示范法
教学讲解
思考并总结“流程的涵义”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流程的涵义”,认识、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情感教育
1
分钟
让学生关注“注册流程”中的“第一步阅读注册协议”。
由于中学生在注册邮箱的过程中,经常忽略“阅读注册协议”,对一些法律法规不重视,或是一知半解,没有认真的去了解它。
机会教育法
法律意识的培养
感知这一环节
抓住某一环节或问题进行情感教育。
提问归纳
4
分钟
5、让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思考、探索。提问:流程有什么作用?
1)、引导完成未曾做过的事情
2)、进行更合理的分工
3)、有利于相互间的交流
总结:生活中处处有流程,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缩短工作时间,提高效率,使们的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提问思考法、总结归纳法
解决问题
思考问题并体会流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在之前的学习中发掘流程的作用并由老师作总结归纳.
教学引入2
分钟
二、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
1、比较一下两个流程:能否分清哪个是工作流程?哪个工艺流程?
邮寄包裹的流程:(工作流程)
取包裹单 → 购买标准包装箱 → 包装密封好 → 填写包裹单 → 交寄 → 收好回执
蔡伦造纸流程:(工艺流程)
收集原料 → 水浸 → 剁碎 → 水洗 → 浸入草木灰水 → 加热蒸煮 → 漂洗 → 捣碎形成纸浆 → 用纸模捞取纸浆 → 虑水晾干成纸
讲解示范法
教学引入
通过对比来认识新知识,发掘新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利用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去发掘和认知,培养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展示作品
3
分钟
2、上一节课进行造纸实验,学生们对造纸的工艺流程有了更进一层的了解。
实物展示:学生自造纸张
教材以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来引入工艺流程.让学生理解工艺流程的实质是将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环节和相应顺序得到处理的产品。
课前事先将分组实验造出来的纸分组整理好,做成ppt文档进行分组展示。
转播优秀作品
点播作品
鉴赏展示作品
组织学生观赏并评价他人的作品,体验其制作流程,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品评价2
分钟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肯定。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
纸张的质量、加工环节、创意等,从而对实验过程进行推测评价。
点评
认识衡量标准
让学生了解实验作品的优、缺点。
实验探究
3
分钟
3、阅读蔡伦造纸流程并与上节课我们的造纸流程进行比较。
从实验出发,探究工艺流程的产生和发展。
探究问题:工艺流程的总结。
总结“造纸实验”流程。
分析比较法
解决问题
分析比较两个流程,总结“造纸实验”流程。
让学生体会工艺流程的复杂性。
教学讲解
1
分钟
4、工作流程、工艺流程的涵义
工作流程反映了完成一件事情、一项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工作或活动的全过程。
工艺流程反映了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通过一系列工艺或加工环节,顺序地进行生产或制造某种产品地全过程。
讲授法
教学讲解
总结工作流程、工艺流程的涵义。
对比分析1分钟
5、比较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异同点:
相同点:通过一系列有序的确定的工作完成整个过程。
不同点:工作流程是完成一件事、一个任务;而工艺流程是进行某种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有原料的投入和成品产出。
分析比较法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对两个定义进行比较得出其异同点。
归纳比较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总结
3分钟
流程就是效率、流程就是质量
体会流程思想在技术设计中的存在:
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估及优化
再次展示教学流程图,并总结本节内容。
利用提问的形式作总结:
问题如下
① 流程的涵义
② 流程的分类及其异同
就学生的反应,适当的强调。
提问法、讲授法
在课本中找出应用流程的例子让学生加以体会
体会流程思想在技术设计中的应用。
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流程,体会其应用;对本节的重难点进行强调。
作业
讨论与分析:(课后观察)
了解全自动洗衣机和半自动动洗衣机工作流程,并比较其异同。
四、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流程是一个以时间为核心的概念,能够阅读简单的生活和生产流程图,并通过生活和生产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流程的意义,体会流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节内容用两课时,第一节课我都安排了造纸实验,学生是很感兴趣的。他们都很积极主动的完成实验,有的在家已经先做几遍,课后基本上都按时完成“晾干变硬”的过程,并在第二节上课前上交。
第二节课中的机会教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个环节。这本来是一个教学缺点,在之前的公开课中由林一平校长点出来,经过改正后,发觉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某一个问题,我们适当的加以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些人生道理。利用“造纸实验”让学生们认识工艺流程,尽量避免涉及工艺制作太多的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教学中,我还发现,要让学生归纳流程对于生活生产的意义,学生虽然很感有难度,但能归纳出:按照流程做事,可以节省时间,可以提高效率,可以保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至于其它的意义,就难以归纳出了。
流程与设计 篇6
单击此处下载认识流程课件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
第一节认识流程
一、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必修)的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中的第一小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本单元相对于其他三个单元而言,内容较易理解,并为后一单元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而这一节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入手,从时序、环节两个角度,紧紧抓住时间这个核心来使学生理解流程的概念。本人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兴趣的实际案例入手,不按课本排列次序,但依照其内在联系,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的感情升华,达到新课标的理念。当然通用技术是新课标下的新课程,在实施教与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好的方法,希望此案例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性学习目标:
(1)掌握流程的含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2)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时序和环节的意义。
2. 技能性学习目标:
(1)流程是技术活动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流程和流程的改进设计,改进的思想和方法同样是技术设计的共性。
(2)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空间现象、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等等。
3. 情感、态度学习目标:
(1)不仅教给学生有关流程的知识,还要与学生一起探究有关流程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这些思想和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
(2)通过对流程的理解,培养学生优化生活和工作流程的能力,使学生体验革新的成功感和革新可能带来的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收获。
三、教学设计:
情景设置:假如我们要给客人泡茶。当时的条件是:没有开水;水壶要洗;茶杯也要洗;茶叶也有了。该怎么办?(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泡茶过程引出新课和流程的概念)
1、流程的含义:理解为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
情景设置:小黄骑自行车上学,突然发现车胎没气了,小黄送到修理部,如果你是修理师傅该如何处理? (再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补胎过程)
扒胎-----查漏-----研磨洞周围胎皮----研磨补丁----涂胶-----贴补丁------装胎
引出环节和时序的概念
过程的全部,包容了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我们把这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叫做时序。
激发兴趣:
北京xx年吉祥物产生流程:
筹划----征集------评审---修改---定稿(让学生写)
马上行动:准确安排家庭住房的简单装修流程
提示:
(1)地板铺设(包括自制家具的制作);
(2)油漆地板、木制家具等;
(3)浴缸、抽水马桶的安装,地砖、墙砖的铺设;
(4)粉刷墙面;
(5)水电管线(网线、电话线、电视信号线、电线、开关插座等)的安装。
2、引出流程的表达方式:我们一般采用流程图来表达流程。(上例是用方框图表达)
流程图的其他表达方式: 文字表达
流程图的表达方式: 表格表达
流程图的表达方式: 图示表达
马上行动:请举出生活中时序不可颠倒的事例。
时序不可颠倒的事例
理由
1、只有先拆开自行车的外胎,才能检查和修补漏气的内胎
内胎被保护在外胎之内
2、煎鸡蛋时,先放油,后放鸡蛋
高温下,在锅与鸡蛋之间没有油的润滑,会烧焦鸡蛋
3、
4、
下图是xx年男子足球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比赛结构图 ,共有16个队,请你划分出环节。
列车时刻表
4、分析书上的案例,归纳流程对于日常生活的意义
a、提高生活效率
b、使生活变得有序、合理
c、使生活更为安全
d、使生活质量更高
……
总结:1、流程的含义:理解为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
过程的全部,包容了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我们把这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叫做时序。
2、流程的表达方式:方框图表达、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形表达
3、时序和环节的特点
4、流程对于日常生活的意义
a、提高生活效率
b、使生活变得有序、合理
c、使生活更为安全
d、使生活质量更高
……
四、教学反思:
1、学生所举例子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对流程的理解范围较小,有必要扩大流程的范围,引导学生用流程观点看待一些不是很贴近生活的科学技术活动。
2、所举案例的环节,学生划分都较为统一,对环节的分法不一性理解不够。
3、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容易流于表面,浅尝则止,不肯深入分析、理解其内涵,上课感到乏味。
流程与设计 篇7
一、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1、流程的含义:a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包含环节与时序。
2、流程对生活工作、生产的意义:b
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
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例: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明、农业庄稼的种植流程)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
3、时序与环节:a
⑴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例:买票→ 候车→检票→上车。)
⑵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4、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流程图):a
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5、流程图的识读和分析:c
识读流程图的要点: 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 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 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
二、流程的设计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c
总体上:流程设计应该要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
具体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资金、环境等。
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工艺: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各异,流程设计也不同。
设备:生产设备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人员和资金: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过程、质量和周期。
环境: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作用。
2、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a——见右图
注: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3 、简单流程的表达:c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⑴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框表示环节。⑵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下料→划线→锯削→锉削→划螺孔中心线→钻孔→攻丝→倒角→淬火→电镀。
小铁锤的锤柄加工流程图:下料→磨削圆头→板牙套丝→电镀。
三、流程的优化
1、流程的优化及目的:b
在设计和实施流程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种对流程修改的过程,叫做流程的优化。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2、流程优化的内容:b
1工期优化:例——书本p55(制作台灯的工期优化)
2工艺优化:例——书本p55(法兰加工工艺优化)
3成本优化:例——书本p56(配送路线安排的成本优化)
4技术优化:例——书本p57(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发明)
5质量优化:例——书本p58(洗衣流程的优化)
注:工期优化目的是为了缩短加工时间。主要手段是在不改变工艺的条件下,将某些环节的串行改为并行。
3、流程优化的条件:b
⑴内部条件: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
(例: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⑵外部条件:流程优化要建立在“设备”、“材料”、“工艺”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例: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⑶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4、流程优化过程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c
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的全面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比如,技术优化,可能使成本提高。成本优化了,也可能使质量下降。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流程与设计 篇8
流程与设计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5、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研究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相对于其他三个单元而言,内容较易理解,重要概念不多,其中流程优化的思想为后一单元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依据教学目标,本单元沿着这样的线索展开:
1、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流程开始,归纳时序的概念,分析流程、时序和环节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重要意义,通过简单的小试验和若干典型的案例,理解流程的应用,识读几种常见的流程图。
2、流程的设计
在明确流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批量生产小铁锤的工艺流程设计等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流程并非自然过程,是需要根据目标和环境的要求人为进行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不同,产生的效益不同。
3、流程的优化
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分析不同流程设计所导致的不同工作效率,提出流程优化的若干指标如成本、工艺、技术、工期和质量等,通过案例使学生理解流程优化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相关学科知识
本单元内容要求学生具有初中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2、教学器材和材料
本单元需要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主要有,试验用双色圆珠笔、牛皮板、浆糊、订书机等。教师可根据教学设计以及本校情况酌情使用和选择替代器材、材料以及与为教学服务的音像资料等。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使用6学时。
节次 内容 建议学时数
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2
第二节 流程的设计 2
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2
合计 6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查阅生活和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书籍,重点研究流程的设计与优化问题。
2、教师应有指导学生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关联的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的资料和素材,指导学生阅读,为进行流程设计奠定基础。
3、要指导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验和练习,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替代的材料和工具来做试验和练习。
4、由于学时数有限,可指导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而不必面面讲到。
六、教学评价
1、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本单元“马上行动”“思考”“练习”“综合实践”等栏目中的问题解决,了解和判断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掌握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从学生所做的流程设计方案中,评价学生对流程、优化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3、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外在行为表现中,观察学生是否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外显为提高学生和生活效率的自觉行动。
七、参考资料
《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杨岳平,化学工业出版社
文章来源:
流程与设计 篇9
目标:从整体上认识流程与设计的意义和涉及的基本内容
重点:掌握流程的涵义和理解环节和时序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流程分析
教学思路:以煎鸡蛋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入手,丝丝入扣,引出有关流程与设计的所有话题:流程的组成与描述、流程的分析与设计、流程的优化,然后通过对动画片制作流程、神六发射流程的视频播放和分析加深对相应流程环节和时序的理解。最后利用本田广告的缜密和精细激发大家精益求精,利用流程与设计理论指导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教学过程:
事情不在大小,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这节课就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大家都会做饭吗?当然做饭的水平有高低,不可一概而论。大家都经常吃鸡蛋,我们不妨就来看看最简单的煎鸡蛋的流程吧。
请大家在自己的课堂笔记上写出自己煎鸡蛋的流程,哪一名同学有兴致可以到黑板上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秘方。
要求:把煎鸡蛋的流程说清楚,能让人看明白,不会的人看了之后能学会。
大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煎鸡蛋的流程异彩纷呈。有的同学“自上而下”的程序设计思想运用得很好,先简单列出煎鸡蛋所需的大体步骤,然后具体细化,可谓思维缜密;有的同学洋洋洒洒娓娓道来,让人身临其境;有的同学绘画功底不错,每个步骤都用一幅图来展示,可谓惟妙惟肖、形象生动;还有的同学有条不紊,一二三踏着节奏合着拍子……
当然问题也是花样百出,让人啼笑皆非:有的点火、……吃,最后只顾吃了,没有关火,岂不是会引发火灾,实在危险;有的点火后即往锅里倒油,没有烘干锅上的水分,油会飞溅出来让他戴上“手表”……
尽管煎鸡蛋这个事看着简单,但真做起来既要保证味道好又不浪费东西,还方法科学合理还真不容易。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煎鸡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大的过程:
1、准备2、煎3、出锅
当然每个过程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若个小过程,比如准备阶段有切葱花、打鸡蛋、加盐、搅拌等小过程。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由若干过程组成的,这些过程称为环节,这些过程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我们把环节之间的时间先后顺序称为时序,这是流程的两个基本要素,或者说凡是有这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过程,我们都可以称为一个流程。
有的流程中的各环节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比如煎鸡蛋、比如大家做化学实验等等;
有些流程的各环节时序是可以颠倒的,比如我们的课程表的安排等等。
这是流程的组成和涵义问题。
大家都觉得自己会煎鸡蛋,但真要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还真不容易,所以还要掌握流程的描述方法,这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结合大家所用的不同方法分别加以介绍:文字描述法、流程图法、图表法、图片展示法、动画演示法等等。分别分析其利弊,提醒大家根据不同流程的表达需要选择相应的描述方法。我们将重点学习流程图的画法,这个话题我们将在下节课具体学习。
当然,我们设计了一件事情的流程未必是最科学最合理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有关流程优化的方法。
……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会对流程的分析和理解环节与时序的含义。下面我们来观看几个流程的视频资料,请大家注意总结它们分别由哪些环节组成,环节之间的时序是怎样的,它们的时序是否可以颠倒。
1、动画片制作流程播放(6分钟)
流程分析:
2、神六的发射流程动画演示(3分钟)
流程分析
拓展:本田广告演示(2分钟)
激发热情
小结下课
反思:要把握好课堂节奏。特别是学生活动时间和视频播放时间要把握好。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学生热情的点燃和积极性的激发要把握好时机和火候。当然,整个过程都需要老师饱满的热情和激昂的情绪。
文章来源:
流程与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流程改进的内容与目的
(2) 流程优化的步骤。
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流程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方案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流程优化的内容及目的。
教学难点
流程改进的目的。
教学方法
讲授、任务驱动、讨论。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流程,并对流程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和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本上,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部分,是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部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工农生产及企管理中的流程不是很熟悉,要他们对这些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是非常困难,但学生对与他们学习和生活有关一些事项却比较了解,并感兴趣,所以这节课让学生进行设计和优化的选题都是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由学生自己在上一课时提出的一些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复习
提问:
1.什么是流程?
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思考并回答
为本节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
课
教学:
(一)流程改进的内容与目的
1. 工期优化
目的:缩短加工时间。
1. 案例设计:周末做家务:用电饭锅做饭1小时,炒菜15分钟,用洗衣机洗衣45分钟,拖地15分钟,浇花5分钟。
2.讲解①串行工序
②并行工序
3.马上行动:制作一只台灯的工期如何优化,改进之后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思考并设计流程,在草稿纸上画流程图,然后回答
优化条件:流程机理进一步研究
思考并回答
优化条件:增加人员
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
感悟与理解
知道流程优化的一种方法
练习巩固,为优化的条件作准备
2. 工艺优化
目的:节约材料
案例:工件制造的工艺优化
1)切削法
2)少切削法
3)无切削法
学生体会与领悟
优化条件:工艺水平提高
举例补充说明
对切削法、少切削法、无切削发作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工艺优化的过程。
3. 成本优化
目的:节省资金
提问:沃尔玛与普通超市有何区别?这样做好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优化条件:足够的空间
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4. 技术优化
目的:提高质量
案例:德化白瓷烧制方法,原来采用炉窑烧法,采用木材、柴油等,现代采用电窑烧法,有何好处?
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实时温度控制,技术前所未有。产品质量更胜一筹。
学生思考回答
优化条件:设备的改进
让学生了解技术优化的好处
小结:
教师提问:常见的流程的优化目的是什么?涉及哪些内容?
强调:优化的目标通常以指标反映出来。注意平衡各项资源,突出重点指标,达到整体优化。
学生小结并回答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流程优化的种类与条件
提问:灯的过程若只有一个人能否优化?
流程优化的要什么条件?
投影练习
1.手工加戒指与印模。
2.塑料代替木头制桶。
3.食堂磁卡付款。
4.洗衣流程的优化。
5.邮递员投递线路的优化。
学生回答
学生作答
1.工艺水平提高
2.工艺改进
3.设备改进
4.流程机理深入研究
5.成本优化
引出流程优化是有条件的
认识流程优化种类及条件
三.小结
流程的优化的内容与目的
教师提问:流程优化的内容与目的
投影案例:周末办事流程设计
学生小结
学生训练
师生互动
设计情境,引导学行探究
四.
作业
P59 练习1、2、3
五.教学反思
教学以后再进行。
流程与设计 篇11
通用技术必修2知识概念配套练习
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
苏教版
[检测练习]
1、我们每周都按照本班的课程表来进行课程的学习,课程表属于流程的( )表达方式
a、文字 b、模型 c、表格 d、动画
2、同样炒一种菜,若在出锅前放碘盐,碘的食用率可达62.3%,炸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8.7%,这个事例说明科学合理的流程对生活有什么意义?( )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高生活质量
c、减少生活中的盲从 d、使生活更为安全
3、在流程中,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 )关系。
a、相互作用 b、相互制约 c、先后顺序 d、有机联系
4、公共汽车门口写有“先下后上“的字样,其道理是( )
a、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b、为了提高速度
c、减轻负载 d、请乘客遵守流程
5、原先,人们到银行或储蓄所存款需要人工填单、记帐等工作,自从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请问,这种流程优化属于( )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质量优化
6、从正确发挥抽油烟机的作用出发,下面哪个流程更优化( )
a、点火---开机---做饭---闭火---关机
b、开机--点火--做饭---闭火---关机
c、开机--点火--做饭---关机---闭火
d、点火----做饭---开机---闭火---关机
7、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
a、流程的环节 b、流程的时序
c、流程是否己优化 d、事件流动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8、下面关于流程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产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往往会有影响的流程
b、流程有几个或多个环节组成
c、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时间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d、流程是指若干环节随着时间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
9、下列有可能属于流程优化目的的是( )
①提高工作效率 ②提高产品质量 ③保护环境 ④节约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0、xx年某省移动从建立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流程入手、实施了“流程穿越”项目,让公司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流程制订者深入基层,亲身体验业务受理的全过程,查找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来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及再造,这个案例说明该公司重点在进行( )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质量优化
11、为了使某个工作或生产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我们一般可以使用流程图来表达,下列不属于流程图表达方式的是( )
a、技术样图表达 b、文字表达 c、表格表达 d、图示表达
流程与设计 篇12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复习了结构与设计。本节课,我们将复习流程与设计这一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课程标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课标的要求:
1、了解流程的涵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的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的框图。
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5、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改进的方案的优越之处。
(二)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流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每天我们穿衣、吃饭,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那到底什么是流程呢?请同学们先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问题1:你放学回家的时候是如何开门的?
问题2:化学课上,我们是如何做h2还原cuo的实验的?
找学生回答:
那么,由此我们得出流程的概念
概念: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的结果的实现。
从这个概念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任何流程都包含两个组成部分,那就是,环节和时序。
环节:流程当中的每一个步骤(开门的步骤,做实验的
流程 步骤)
时序:各个环节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如果颠倒,重则无法完成任务,轻则不能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如:组装自行车前轮时,如先把外胎装上,就根本不可能把前轮装好。这就是时序。再比如炒鸡蛋的流程。
所以我们说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规律或机理,我们应尊重和遵循这些规律或机理。另外合理的流程使人们处理问题时能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能使生产效率提高,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真正做到多快好产。
(三)流程的表达
为了使流程描述的清晰可见,一般采用流程图来表达流程。
流程图(process chart or flowchart)是用图形和简单的文字来描述流程,在很多情况下比用文字表示更简洁、明了。而且是一种对流程进行交流、测试、分析和设计的有效工具。
练习:让学生用流程图画出回家开门的流程图,炒鸡蛋的流程图。
除了用流程图表示流程外,我们还可以用:
口头表达:这种表达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如:班主任要班长组织一个主题班会,首先班主任会交待班长该主题班会的活动安排。口头表达,必须是简单的流程。
文字表达:例如,开学典礼活动安排
表格表达:例如,班课程表、列车时刻表
四种表达的共同性:按时序合理安排各环节的活动内容。不同点:口头表达最直接、最简单,而图文表达最形象、最具动感,它是把复杂环节变为简单的图文,能使人一目了然。
巩固提高
1、下面哪个例子不是体现流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
a、公共汽车门上“先上后下”的牌子 b、学校教学楼顶上的大时钟
c、电脑主板生产的自动化流水线 d、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2、下面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产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往往会有相应的流程
b、流程有几个或多个环节组成
c、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时间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d、流程是指若干环节随着时间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
3、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
a.列车时刻表 b.学校课程表
c.产品加工工序表 d.零件的三视图
4、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我们看到,它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 )
a、步骤 b、时序 c、环节 d、顺序
5、煮饭时要先洗米、添水、插电,最后按开关,这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在这种流程中,做事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称为( )
a.次序 b. 先后 c. 时序 d. 顺序
6.在流程中,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 )关系。
a. 相互作用 b .相互制约 c. 先后顺序 d .有机联系
(四)流程的设计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流程设计的步骤
(五)流程的优化
1.流程优化的内容
1)流程优化: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队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对流程的改进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
2)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有: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
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全面的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比如,技术优化,可能使成本提高。成本优化了可能使质量下降。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2.流程优化的条件
1)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比如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2)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比如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3)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例1:商场传统的销售模式——超市的销售模式
例2:张肖君的爸爸妈妈都在工厂上班,中午放学后她要自己做饭吃。家里只有一个煤炉,每天做饭的环节有:
淘米 3;洗菜、切菜 10;烧饭 20;炒菜 15
该如何改进其流程。
巩固提高
1、原先,人们到银行或储畜所存取款需要人工填单、记帐等工作,自从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请问,这种流程优化属于:( )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质量优化
2、流程的改进设计必须要先分析( ),以便确定流程的改进方案a、流程的用途; b、流程的现状;
c、流程的社会效益; d、流程的时序
4、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
a流程的环节 b流程的时序 c流程是否已优化 d事件活动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5、在教材中,储蓄所存取款的流程的改进是通过( )来实现的
a增加工作人员 b增加储蓄窗口 c减少记帐手续 d减少中间环节
6、下列有可能属于流程优化目的的是( )。
①提高工作效率。②提高产品质量。③保护环境。④节约成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④② d ①②③④
7、xx年山东移动从建立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流程入手,实施了“流程穿越”项目,让公司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流程制订者深入基层,亲身体验业务受理的全过程,查找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来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及再造。这个案例说明该公司重点在进行( )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质量优化
(六)小结
流程与设计 篇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5、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研究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相对于其他三个单元而言,内容较易理解,重要概念不多,其中流程优化的思想为后一单元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依据教学目标,本单元沿着这样的线索展开:
1、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流程开始,归纳时序的概念,分析流程、时序和环节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重要意义,通过简单的小试验和若干典型的案例,理解流程的应用,识读几种常见的流程图。
2、流程的设计
在明确流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批量生产小铁锤的工艺流程设计等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流程并非自然过程,是需要根据目标和环境的要求人为进行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不同,产生的效益不同。
3、流程的优化
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分析不同流程设计所导致的不同工作效率,提出流程优化的若干指标如成本、工艺、技术、工期和质量等,通过案例使学生理解流程优化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相关学科知识
本单元内容要求学生具有初中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2、教学器材和材料
本单元需要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主要有,试验用双色圆珠笔、牛皮板、浆糊、订书机等。教师可根据教学设计以及本校情况酌情使用和选择替代器材、材料以及与为教学服务的音像资料等。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使用6学时。
节次内容 建议学时数
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2
第二节流程的设计 2
第三节流程的优化 2
合计 6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查阅生活和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书籍,重点研究流程的设计与优化问题。
2、教师应有指导学生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关联的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的资料和素材,指导学生阅读,为进行流程设计奠定基础。
3、要指导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验和练习,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替代的材料和工具来做试验和练习。
4、由于学时数有限,可指导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而不必面面讲到。
六、教学评价
1、根据课堂上学生对本单元“马上行动”“思考”“练习”“综合实践”等栏目中的问题解决,了解和判断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掌握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从学生所做的流程设计方案中,评价学生对流程、优化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3、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外在行为表现中,观察学生是否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外显为提高学生和生活效率的自觉行动。
七、参考资料
《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杨岳平,化学工业出版社
流程与设计 篇14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理念】
本节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涵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实例来分析流程,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是《技术与设计2》中4个专题模块之一《流程与设计》的第一节内容。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主要内容有: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思;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流程的表达方法。本节内容是学习《流程与设计》全章的导入与基础,所以本单元第一节认识流程部分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入手,通过具有生活气息的事例,从时序和环节两个角度,引入和揭示了流程的概念、意义及流程的表述方法-----流程图。流程的意义是本节的难点,课文从时间入手来解释流程的意义。流程与生活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活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的效率的思想;流程与生产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思想。流程强调了时间意识的重要性。
2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含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意义,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学习流程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实践能力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流程的概念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教学必须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身边实例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流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在通过学习前面的技术课程,有了一定的技术素养,这就为学习本章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在学习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流程的知识,学生凭借经验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流程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上升到技术层面上来,还不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科学地认识、理解、分析、组织和运用流程。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流程的认识只停留在自身的生活体验之中,从知识的角度理解流程对于学生还是空白。
3.非认知因素分析
学生对于已有的生活体验,往往觉得太简单,对于生产中的实例确因难于理解,远离生活而失去兴趣。但对于体验环节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意义,了解流程的表达方法。
(2)能分析生活中简单实例的流程、划分环节及分析环节时序关系;能认读简单流程的表达。
(3)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极有感染力的视频引入、引出流程的含义,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说明流程的表达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意义。经历拆卸与安装圆珠笔的技术实践过程,初步学会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流程的思想和方法,体会流程的作用和意义,并能运用到具体的技术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流程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增强时间观念,形成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保证生活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生产的效率的思想意识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意识等。通过对流程的理解,培养学生优化生活和工作流程的能力,使学生体验革新的成功感和革新可能带来的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流程的含义,分析、理解流程的环节和时序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
分析具体事例中的环节和时序,采用科学合理的流程。
【教学资源】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以流程实例分析为主,结合多媒体演示,通过学生的观察、回忆、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从实例中体会流程的含义与作用。
双色圆珠笔。
【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法、发现法
【教学过程】
查看完整教学设计请下载: 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下载: 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