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第一中学
丁子勇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典型控制案例,熟悉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2、分析典型控制案例,熟悉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3、能绘制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4、知道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
5、理解闭环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2、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3、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比较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1、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2、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比较和区别。
四、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这节课包含“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等三个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控制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过程以及两种重要的控制系统: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并熟悉它们工作原理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除了继续加深对技术与设计的知识深度和技能程度外,更是培养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很好的平台和载体。因此,应多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从实例分析入手,让学生通过对相关典型控制应用案例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对控制系统的生活生产应用分析,进而熟悉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通过对开环和闭环控制基本组成和其工作机理的学习,进而掌握和理解这两种控制方式的重要作用,并能绘制简单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五、学习对象: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和分析了控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获得了有关控制及其应用的初步感性认识和体验,但是对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还缺乏了解,对控制系统的简单分类还一知半解,他们对进一步了解控制系统的知识是有探究的欲望的。结合具体生活中的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进一步分析控制系统案例中控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有怎样的工作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六、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案例情景—过程分析—总结归纳-认识提升”的模式展开。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教与学置于具体的案例情景当中,通过让学生完成简单而贴近生活的技术试验案例,使学生的思维从生活体验升华到理性分析。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观察和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通过具体的技术试验案例,使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
七、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我们学过的控制的含义以及控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生产中的控制技术:大棚温室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等。
(二) 提出教学目标
多媒体投影展示xx年山东省基本能力高考真题第二卷第19题:
某办公楼大厅采用自然光照明,控制系统如图,大阳光经过反光镜反射到反光球面镜上,反光球面镜再将光线反射到大厅,从而达到采集自然光的目的。当大阳移动后,光线到达反光球面镜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偏移,相应的传感器就会受到光照产生电信号,控制器根据不同传感器送进来的信号控制反光镜作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