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结构的认识

2019-05-02

课 题

课 型

新  授

本课题课时数:2  本课为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了解结构的含义;知道组成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上理解结构的涵义和一般分类,能对生活中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力的分析和分类。养成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形态各异的结构的兴趣。

教 学 重 难 点 及

对    策

重点:结构的类型

难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理解不同结构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导入

二、 

新课

三、小结

一、简单讲述本册书的内容结构和时间安排。

上学年学习了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了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年将进一步学习技术设计的几个重要思想与方法,包括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

举例: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打破其神秘感。

二、        进入新课:常见结构的认识,提出:

1、结构无处不存在。让学生观看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结构的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自然界、技术领域、社会领域三个层面逐步深入地认识结构。它们的共同点是:

(1)各自都有组成部分

(2)是有序的搭配和排列

2 结构的含义

从而引出结构的含义,广义上: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接着给出构件的概念。在工程中,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构件。

3 结构的功能本质

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决定了事物的形态,合理的结构本质在于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4结构的类型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结构是千奇百态的,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 、  壳体结构。

实体结构

通常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 如墙壁、柱子、实心球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利用实体泡沫演示)。

框架结构

通常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特点是支撑空间却不充满空间,如窗户、画框、房子的架构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利用框架泡沫演示)。

壳体结构

壳体结构通常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头盔、汽车飞机的外壳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

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的。

  应用:想一想,学校体育馆都由那些基本结构组成?

练习:p11马上行动,加深理解。

三、        小结

1、结构无处不存在

2、结构的类型

观看各种漂亮图片,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归纳各种结构的共同点。

集体回答p6的马上行动。

通过观察图片,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懂得区分生活中的各种结构类型

四、教学反思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上的教学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并且不增加学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