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铁锤加工流程的设计,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难点: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设计情境:小黄在修理被扎破的自行车后轮胎时,由于工具不全,就没有研磨周围的胎皮,用胶直接就把补丁贴上去。这样做可以吗?
学生思考后,提出改进意见,并尝试画出流程图。
教师总结:自行车补胎的流程中,用锉子将洞口四周的胎皮锉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使补丁与胎皮的附着力更强。
完整的补胎流程框图是:
问:这个流程是不是自然就存在的呢?不是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研究和设计出来的,人们发现,在自行车补胎过程中,按照这个流程做事,不但节省时间,而且补出的轮胎质量更好。不但补胎需要流程,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流程。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和生产的质量,我们有必要进行流程设计。(板演课题)
那么流程设计应该考虑什么因素呢?
(二)新课教学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流程设计的目标
①工作和生活中流程设计的目标: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
②生产活动中流程设计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思考: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中,除了上述所列设计目标外,还应考虑哪些目标?
(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
“马上行动”:
1.处于城乡结合地带的某乡,现要在乡里新建一个小化肥厂,在流程设计上应考虑哪些因素?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学生回答1: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精良设备和技术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安全生产等。(大力表扬学生的环保意识)
回答2:将北方大豆移栽到南方,从种植流程上需要考虑适合种植的季节、气温、湿度、土壤、病虫害等因素,还有,要注意是否会引起生态不平衡。
教师补充由于动植物引进而引起的生态不平衡的例子。(见后面小资料部分)
生活和生产中流程的设计有两种情况:一是流程的若干环节是显性的,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较容易描述,如上一节课的案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中的流程,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邮局邮件的分捡流程设计等。
(学生描述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教师板演框图。)
然而,另一种流程的设计是隐性的,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漫长的探究才能得出的,例如,上一节课的案例“轴承的连续式淬火的工艺流程”、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案例等。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气和氢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500℃和300atm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氨气,再通过氨分离气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离出来,同时未转化的反应气体再进入合成塔循环加工,这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