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学准备
1、材料:泡沫塑料若干、双面胶18卷。
2、工具:三角板36副、圆规18件、美工刀36支、钢锯条18片。
3、设备:展示台、教学多媒体系统
4、制作《§6.2常见的技术图样—三视图(2)》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印发随堂教学辅助练习及作业。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师生互动】1、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
2、三视图的基本画法(学生回答后投影出来)
⑴选主视方向 ⑷画左视图、俯视图
⑵定图位 ⑸描深物体轮廓线
⑶画主视图 ⑹尺寸标注
【点评】教师结合简单组合体三视图案例,将学生在画三视图中出现的错误反馈给学生,并予以纠正。
(二)新课——识读三视图
【案例解读】教师结合讲评案例,逐步引导学生识读三视图。
【归纳】师生互动总结识读三视图的基本思路:“抓主视、按线框、对投影、想形状”。
【案例巩固】教师利用课件给出一副简单的组合体三视图让学识读。待学生识读出之后给出正等轴测图。
【点拨过渡】模型在识读三视图过程中的作用。
【马上行动1】根据识读出的三视图用泡沫塑料制作模型。学生活动前,教师宣布活动的方法、安全操作和劳动卫生要求。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留意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并注意个别指导或小组指导。
【成果展示与评价】利用展示台和投影仪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相互评价,分享获取劳动成果的喜悦。
【点评】教师对学生作品先给予肯定,再指出不足的地方,要求予以改正。
【马上行动2】利用课件投影出两副简单的组合体三视图并印刷分发给各组(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存在差异性,读图的速度有的慢、有的快,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印发的材料将活动视图案例增加两例,难度也适当增大。),让1~9组学生(每组3人)识读视图1案例,10~18组学生识读视图2案例,并用泡沫塑料制作相应模型进行验证。要求各组识读并制作出相应的模型后,同排的两组同学进行互评。学生活动时,教师仍下去巡视,并个别或小组指导。注意控制教学节奏。
学生实践活动综合评价表(评a、b、c、d四个等级)
班级
组别
成员
总评
项目
合作态度
基本技能
劳动卫生与工具
活动1
活动2
活动1
活动2
活动1
活动2
自评
他评
师评
基本技能评价:a:识读出的形体、位置正确,模型尺寸误差不大于1mm:
b:识读出的形体、位置正确,模型尺寸误差不大于2mm
c:识读出的形体、位置正确,模型尺寸误差不大于3mm
d:识读出的形体、位置正确,模型尺寸误差大于3mm
【成果展示】请学生将作品放到展示台上,或用投影仪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