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结构的认识

2019-04-04

课 题

第1课

课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了解结构的含义;知道组成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上理解结构的涵义和一般分类,能对生活中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力的分析和分类。养成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形态各异的结构的兴趣。

重  点

难  点

重点:结构与力;结构的类型

难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理解不同结构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新课

三、小结

一、简单讲述本册书的内容结构。

前面一册书我们学习了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了设计的一般过程,从这节课开始将进一步学习技术设计的几个重要思想与方法,包括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

这一节课就开始第一单元的学习——结构与设计

结构听起来比较抽象,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都有些什么特点(展示课件图片)

蜂巢;特点:使用最少的材料制作尽可能宽敞的空间,不会出现缝隙,空间使用效率最好。

蜘蛛网:任意两个节点都能找到一条可通过的路径

恐龙这么庞大的身躯其骨架能支撑得住吗?比萨斜塔为什么能斜而不倒?……

二、        进入新课:

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提出:

1、无处不在的结构。

什么是结构?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结构不仅在自然界中存在;技术领域也存在结构(人类自己创造的结构);社会领域也普遍存在结构现象

为什么要去探究结构呢?

(案例分析p3;补充案例:原子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该元素的性质,碳元素由于其分子排列不同就组成了石墨、金刚石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物质)

[归纳]:

结构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人类可以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探究,可将其研究成果更好的服务人类

生活中常见的结构都要承受一定力的作用。那么结构与力有什么关系呢?

2、结构与力

通过分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处:

(1)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形状

(2)都需要承受外力的作用

(3)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抵抗其形状和大小改变的能力。

 从力学的角度: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应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称为构件

我们知道当物体受到一个外力时就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我们也可称为是一个抵抗力

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称为应变。材料发生形变时内部产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抵抗外力,定义单位面积上的这种反作用力为应力。

σ=f/s

σ表示:应力;构件单位截面面积所产生的内力称应力 。

f表示:内力;结构受外力作用时,产生一种抵抗外力的力

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让学生简单了解内力与应力的含义)

当我们知道了结构与力的关系后,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各种力。也就是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包括拉力、压力、扭转力、弯曲力和剪切力,结合例子、图片、p6的马上行动分析讲解

试验活动p7:比较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