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设计的评价 (1课时)

2019-03-08

一、         设计思想

  这节课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先廓清本课的基本问题(知识目标),然后针对学生的作品、设计过程展开评价、交流(结合实物评价),最后通过撰写“设计总结报告”来达到总结和学以致用的目的。由于评价的对象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及设计过程,学生倍感到亲切。但也存在不切实际的、信口开河的评价。为此我引导学生学习“要敏感地抓住他人意见、建议中的有益部分,改进自己的设计”,以促进评价与交流水平的提高。教师对学生作品及设计过程的归纳性评价,对学生认清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与评价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二、教材分析

  “设计的评价”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的第三节,内容包括: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对设计最终产品的评价;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本节内容建立在本章“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即“评价”与“过程”、“原则”联系紧密,“原则”是评价的标准,“过程”是评价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的具有总结性意义。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评价”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自觉把评价的意识和方法运用到后续的学习中。

三、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已经制作过简单的作品;同时进行过简单的交流,已涉及初步的评价,但评价多属随意性,缺乏规范,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评价的方法和要点。从作品及交流中可以看出,许多学生显然没有评价意识,设计中缺少评价环节,表现在作品实用性差,有的设计脱离实际,学生还没有树立设计的评价应贯穿设计过程始终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 “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的基本评价方法,懂得“设计的交流”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1)理解设计评价的特点、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和要求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2)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和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3)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设计评价在技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形成质量管理思想。

  (2)自觉运用设计评价,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意识,形成负责任的设计思想。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每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能够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教学难点是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法: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设计过程、原则机评价之间的联系,感受设计工作的整体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