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结构的欣赏》教学设计案例

2018-07-31

设计者: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 陈春光

一、教学内容

《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四节(苏教版)的内容。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艺术的欣赏具有较好的基础,加上前三节的学习,对结构的欣赏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但大多数都是零散、片面的。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师生互动、观看视频、作品的赏析等环节,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欣赏角度,加深对结构的理解,丰富设计的内涵。

三、设计思路

在本节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分析经典案例,播放补充案例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自主探究、自动构建知识,实现学生能力拓展,开阔学生视野,达到知识迁移目的。总体教学流程为:“复习回顾——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能力展现——归纳、讲授新课——能力拓展——开阔视野——总结”。本节内容按排2课时(连排)。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 能力目标: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透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难点: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阶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活动

时间(大约)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构的有关知识

2

提问:

1.什么叫结构?常见的结构有哪些?受力特点如何?

2.结构的两个重要性质是什么?

学生回忆、再现、作答

知识准备

9

1、播放视频

①赵州桥

②侗族的风雨桥

2、提示:在观看时注意

①两桥的结构特点

②两桥的受力分析

③两桥的文化寓意和民族特色

根椐教师的提示,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观看并作好记录。

通过观看经典设计,加深对结构的理解,同时感受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高深。

结构欣赏的角度

1、技术角度。2、文化角度

合作、探究、能力展现

15

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选派代表汇报结果。

2、提出问题

①两桥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②对两桥进行受力分析

③两桥具有什么价值和民族特色?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讨论、回答:

1、赵州桥

结构:拱肩加拱的敞肩结构。

受力分析:压力—拱圈—拱角—基础

价值: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2、侗族风雨桥

结构:集桥、廊、亭一体。受力特点:木板下面受拉力。

民族特色:公益性、团结性。

通过两桥的结构特点,受力分析,理解两桥文化价值、民族特色和设计的文化内涵。

教师归纳讲授新课

10

1、归纳学生的汇报结果。

2、利用课件投影进行结构欣赏时可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设计创意和表现力,材料的合理使用、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