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课程中创业意识的培养初探
2017-07-26其次,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创业意识。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制作小凳子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先进行一个市场调查。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市场都有什么样的凳子,再观察、总结、分析市场还需要什么的凳子?这样的椅子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它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它的制作成本是多少?它的销售价格是多少?在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下,学生对实践制作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不再是做普通的小凳子。通过大家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最终大家提出设计一种能实现特殊功能的凳子——“带书架的椅子”。在后面的操作中,各小组学生分工合作,发挥团体协助精神,最终各小组都拿出了用不同材料设计的作品模型。在这样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也变得宽了,学会了用“是否有市场需要“来判断其作品设计的价值,不单是完成了普通的实践操作过程,创业意识在活动中也得到了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还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应该自觉学习创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意识。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工作外的时间进行创业的尝试,对创业的失败和成功做出总结,获取创业的经验和体会。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自身实践获得的经验和体会教给学生,达到“言教不如身教”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举办科技节的过程当中,以前各类创新比赛中,有许多学生设计的作品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但由于学生的创业意识不足,可能他们的作品原型显得较为简单,粗糙,看不出市场价值。如果教师的创业意识提高了,指导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市场效应”的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发掘出其中有市场价值的设计作品,还可以帮助学生将作品推向市场。对于作品推广过程中的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商业化运作,教师也可以得到实际的操练,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技术课程的内涵。
总之,创业意识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可惜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个教育理念及其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被我们许多教师忽略了。不单是在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在其它学科教学中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作为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应该利用技术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应该努力去实践这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为学生搭建舞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技术课程的发展和其它学科起到示范的作用。因此,回顾当年提出的这一课标要求,可以感受到当时确定的课改方案对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极具有前瞻性。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xx年4月
2、《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31)
xx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