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一节---控制的手段及应用

2017-03-14

【案例分析】

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所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垒坝筑堰、填塞洪水短期内也许是可行的,但是长远来讲疏通河道,泄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当合理的控制手段才能使事物向我们期望的目标发展,这就是控制。

案例2:木牛流马: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

据研究:木牛和流马是汉代独轮手推车的两种改进设计,通过改进使人的负重有所减轻。木牛是一种轮子稍小一些的独轮手推车,载重大,前由人拉、后由人推,运行较慢;流马载重小,轮子稍大一些,由一人推,运行速度很快。诸葛亮所说“木牛流马”应是比喻它们运行的灵便程度和载重量的大小:木牛行动较笨而慢,像牛;流马行动敏捷而快,像马。不是说它们外形像牛像马。

目的:帮助军队运送战略物资。

案例3:希罗自动门(图片相关材料见教参p66或江苏版p107。

公元1世纪,希腊人希罗建造的自动打开庙门的装置(图1)是最早利用气压和液压为动力的自动门。如图所示,祭坛点火使1的空气膨胀,水流入2,利用水的重量使轴3转动,将门打开。祭坛灭火,门即自动关闭。

希罗自动门如何实现自动开关门的?

利用气压和液压动力装置,实现自动开门、关门。

总结:事物发展的结果可能是人们预先期望的,也可能与预期的目标不相符,甚至是不希望得到的。如果人们想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就必须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实现。

1.控制的涵义

(引入控制的概念)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预期的目标发展,这就是控制(control)。

那么,运用什么手段来实现呢?

2.控制的三大要素:

1)控制的对象是什么;

2)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

3)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马上行动] 找出自行车中存在的各种控制现象:

同学每天都是骑自行车来上学的,在行车过程中,我们通常要控制自行车的速度,方向,遇到人多的情况还需要控制刹车使车减速。

自行车在行驶时的方向控制问题,其控制的对象就是自行车,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自行车的前进方向,控制的手段就是骑车人通过双手转动车把,改变前轮的方向并带动后轮改变方向。

自行车在行驶时的速度控制问题,其控制的对象就是自行车,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自行车的前进速度,控制的手段就是骑车人通过车闸,改变自行车的速度。

马上行动:结合事例(用音乐喷泉的事例),重点阐明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控制事例

控制的对象

控制的目的

控制的手段

电风扇扇叶转速快慢的控制

电风扇

调节速度

换档

音响的音量控制

音响

音量的调节

旋钮

燃气热水器温度的控制

热水器

调节出水口温度的高低

改变燃气火头的大小

用喷雾器喷洒农药

喷雾器

给庄稼治病

操作喷雾器的手柄

大禹治水

洪水

安息洪波、大治水患

疏通河道,泄洪为主

人力三轮车转弯中的方向控制

人力三轮车

改变三轮车行驶的方向

双手转动车把

3.控制的分类:

控制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控制有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人工控制:控制的过程必须在人的直接干预和全程干预下才能完成控制任务。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