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 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 (苏教版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也是后续各章节知识的焦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则的完整设计方案作知识准备。

 二、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模仿设计制作简单生活用品的能力,但这种设计与制作一般缺少系统性,多感性成分,缺乏理性的思考。此前学生合作设计制作了“简易谱架”,不自觉地运用了某些设计的原则,这些经验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识记并不困难,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讨、交流互动等教学活动,将使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主次的辨证观和初步具备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主次的辨证观。

  (2)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3.情感目标

  提高审美情趣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4.教学重点

  (1)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的理解。

  (2)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一些产品。

  5.教学难点:

  对设计原则之间主次、联系、制约、促进关系的理解。

 四、 教学策略

  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大屏幕投影辅以许多典型案例作为补充、拓展和深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的一般原则。

  2、通过对美观与实用、美观与绿色包装的矛盾关系的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间的联系、制约、主次的关系。

  3、注重引导学生互动,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评价,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

 五、 教学准备

  搜集典型案例及图片,课件制作。

 六、 教学过程(全程课件辅助教学)

3.2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二课

(一)深入讲解

5、道德原则
  【幻灯演示】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要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
    【幻灯演示】目前流行的led“免电灯”,用的是电话线的余电,电费由邮局负担,厂家这一技术创新符合道德原则吗?
【案例分析】伪劣产品的危害——洗衣机

【案例分析】伪劣产品的危害——汽车维修的烦恼

【案例分析】手机短讯防伪

【案例分析】王致和“金狮利康”牌酱油销量占京城的二分之一,造假者用食盐、糖色、自来水混合制造酱油,用原装回收瓶包装。(酱油的主要成分是胺基酸态氮,是酱油美味的主要物质)

论述: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如毒瓜子、毒大米、毒豆芽、黑心汤圆、毒火腿、用工业染料染黄的腐竹、死鸡做成的扒鸡、黑心棉、假酒、假烟、“大头奶粉”……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