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结构变异

2017-07-26

一、 教学目标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

(1) 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三、教学策略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其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建议本节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1课时完成理论教学部分,第2课时完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在复习基因突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而引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学生了解的内容,教材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但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尽管大多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变异是有利的,人们研究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为生产实践服务,也可以为人类健康服务。关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采取下面的教学策略。

1.以辨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如果直接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实质的。建议教师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问题情境如下。

观察教科书图5-8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图59雄果蝇的染色体组,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答:8条;3对。)

(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答: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3)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

(答: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 x和y。)

(4)果蝇的精子中有哪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答:ⅱ、ⅲ、ⅳ、x或ⅱ、ⅲ、ⅳ、y;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它们是非同源染色体;它们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5)如果将果蝇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看成一组,那么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答:两组。)

通过以上的问题情境,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并能很好地理解二倍体和多倍体与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

2.通过具体实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

单倍体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中提供的蜜蜂的实例来分析蜂王、工蜂和雄蜂体内的染色体组数目,提出单倍体的概念,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区分单倍体与一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

(答: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

(2)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