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2017-05-17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标解读】

应该掌握近代中国铁路运输、航运、航空、邮政、无线电通讯成就。认识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考试大纲】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知识梳理】

一、交通工具的发展

  (一)陆运:铁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

1.19世纪后半期产生

(1)原因:

①优点:            ,            ,            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②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2)概况:

①1876年,英国商人建造了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

②1881年,中国人自建第一条铁路—           至          的铁路通车。

③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             ”建成。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权。一方面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力,另一方面也促使清朝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重要性。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2)概况:19xx年,中国工程师           设计施工的             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3.20世纪以来发展缓慢

(1)20世纪以来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②政局动荡,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无法走上正轨。

③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概况:19xx年,全国铁路总里程达4800千米,但其中       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         千米。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二)水运

1.诞生: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              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2.发展:19xx年前后,         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始终在列强的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

3.特点:发展缓慢

(三)航空:

1.起步: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         年。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先后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