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分期及社会性质
2.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形势及清朝统治的危机
3.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
4.鸦片战争的过程
5.识记知识点:虎门销烟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二、德育目标
1.鸦片战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同清朝的封建统治发生碰撞的必然结果。
2.通过讲述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3.鸦片战争中,中国处于反侵略正义的方面,清朝的腐败和落后是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它给人们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从而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2.在和学生讨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时,培养学生分析近代战争胜败原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教具准备
有关鸦片战争过程的挂图(隐去英军进攻路线),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制作形象反映鸦片战争发生原因的漫画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经历了这个夏季,不知大家注意没有,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正在静悄悄地发生某些改变。比如:经历了人生的一次转折,怀着美好的梦想,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遭遇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看到这么多新同学,渴望迅速了解和认识。同样,我们古老的中国,在进入封建社会的晚期后,也在静悄悄地发生某些改变,而且经历了霹雳一声惊雷——遭遇鸦片战争,开始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同学们都知道,此前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但到清朝晚期已开始没落。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自15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一批西欧国家逐渐兴起,到16世纪以后开始逐渐赶上和超越中国。为什么东西方会出现这样的转折?它给东西方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这是我们本节课想讨论的一个本质问题。在此选择两个具体的国家──中国和英国进行比较,由此说明19世纪中叶那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原因。
● 知识回顾:18世纪以前两国的发展状况(投影)
中国(明朝、清前期) 英国
政治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15世纪英国民族国家形成;都铎王朝加强王权,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江南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通过“圈地运动”和海上殖民掠夺等方式继续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文化 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力 受欧洲文艺复兴思潮影响,逐步卷入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军事 面临葡萄牙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入侵和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 对外不断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击败海上强国西班牙的“无敌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