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分封制、井田制。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思考“商为何能灭夏”、“周为何能灭商”等问题,培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武王伐封是正义的战争?”培养学生用社会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总结归纳夏商人民的反抗及西周的“国人暴动”,说明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动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家天

下”的局面。夏桀的暴虐无道是夏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2.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后,商朝进入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周武王顺应民心,讨伐商纣,经牧野之战取得了胜利,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4.西周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有利于奴隶制国家的巩固。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它的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武王伐纣、“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分封制、井田制。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又是怎样起到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基本线索。

1.从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起,我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者实行的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使周王朝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和疆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国人暴动”是平民反抗奴隶主的一次武装斗争。此后西周逐渐衰亡,至公元前770年,为东周所代替。

   讲授新课:

一、夏朝的建立

1.建立:①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了。②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家天下”的局面。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③夏朝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建立起奴隶制国家机器,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

2.夏桀的暴政及商汤灭夏。

二、商朝的兴衰

1.商汤建国。约在公元前16xx年,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

2.盘庚迁殷。①迁都的原因:汤建国后一百多年间,王位纷争,政治动乱,灾害频繁,国势受到影响。为摆脱动乱和自然灾害,商王曾五次迁都。

②迁都殷的时间:约公元前13xx年。

③迁都殷的作用。使商朝的政局由动荡到稳定,国势中兴,进入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3.商朝的统治区域。指导学生阅读《商朝统治区域及周围属国图》,明确疆域四至,说明商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4.商纣王的暴政。主要通过教材所引《史记》史料,讲述“炮烙之刑”残害人民,引起人民纷纷反抗。

5.残酷的商朝奴隶制度。重点讲述商朝奴隶主用残酷的刑法,镇压人民,如“人祭”和“人殉”等,进一步理解奴隶的悲惨处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