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2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成因教学设计

学生阅读课本。

教师提出问题:环境问题的分布有何特点?城市和乡村各自面临什么样的环境问题?从人类活动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举例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对的环境问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并回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环境问题的差异: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多,交通拥挤,工业布局集中,人类的聚居地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在乡村地区,由于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以往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多地表现为生态破坏。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加严重、普遍。

教师结合实例并总结:环境问题由局部转向全球,形成全球化的分布特征。

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承转过渡:环境问题的分布有很大的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1.人口压力。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教师启发引伸: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存在密切联系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课堂练习:

1.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回答:

(1)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答案:(1)b  (2)d

2.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按a预案,全球自xx年起,平均气温每xx年将升高约    ℃;至21xx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b预案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

c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答案:(1)0.30~0.32;1.1~1.5;1.6~2  

(2)

(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板书设计

一、人类与环境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

2.生态破坏

表格填写

大气环境问题

原    因

影    响

全球变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