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4“城市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教材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城市化的含义、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等。

教材中利用了一些实例和图表加以说明,充分运用这些图表和实例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二、教学思想设计

1.理论联系实际:城市化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应密切结合学生身边实例来分析,验证这些抽象性的理论。

2.注重案例的探究: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导”的作用,提出启发性问题或提供材料,由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理解城市化及标志,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原因。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差异及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德育教育: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城市化含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差异及原因。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大批乡村人口涌入城镇,使得原有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通过县改市、乡改镇的途径,新设一大批市镇。

材料二:《深圳的崛起》影视片断。

结合材料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

①深圳的发展,体现了城市化进程,结合“材料一”,分析城市化的含义。

②城市化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用地发生哪些变化?

一、城市化含义及主要标志

1.城市化水平高低衡量的最主要标志(略)

2.读下表分析,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思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1970年

1992年

国家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埃塞俄比亚

9

69

13

114

韩国

41

282

74

6777

英国

89

1912

89

15625

美国

74

4861

76

23180

日本

71

1946

77

29486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读“世界城市化进程”图,结合教材分析:

①世界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②简析各阶段特点及成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各阶段分析:①产业革命之前低水平缓慢发展,原因:生产力水平低。

②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原因:产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迅速。

③二战结束后城市空前发展。原因:二战之后,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生产力迅猛发展。

问题: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生产力发展。

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上有没有差异呢?

读教材表格及英、美、巴西、印度等城市化进程图,分析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进程上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学生读图思考。

提示学生:从哪些方面比较?

①城市化时间;②城市化水平差异;③城市化速度差异;④各国城市化未来发展趋势。

学生回答,总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所处阶段的不同,如图(见下图):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看,城市化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尽管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都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