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二、重点难点(加★)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建构
探究质疑
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5.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江苏卷)30.XX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① 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 整体的功能状态极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 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 ①④ b. ①② c. ② ③ d. ③④
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XX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