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第一框 把握人的意识的奥秘(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完整掌握明白意识概念,知道物质决定意识,但是,人的意识不是对事物的简单反照,经过抽象加工人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分析,教师讲解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困惑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意识的内容只能来自于物质与实践,认同人的意识是不可能主观自生的观点。
二、课前准备
1、收集人脑与动物大脑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对比。
2、思考意识到底是什么?阅读下图思考人为什么能还原事物?
新疆发现的恐龙化石和还原图
三、教学过程
【导入】在印度人们多次发现小孩被母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现象。这些“狼孩”再次回到人类社会有些已八九岁了,但还不会说话,不能思维,其习惯与狼基本一致。
【提问】材料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教师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是天生的。让我们来完整地理解一下意识概念。
【板书】一、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说明】自然界无机物-原始生命-古猿-人类-人的意识(可以由学生来讲解)
【教师说明】意识除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外,还是社会的产物。即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了人不能说就有了意识,如“狼孩”。(此处可再次联系“狼孩”的故事说明)只有经过社会实践,当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中,这时才产生了意识。
【提问】意识是物质的产物,那么,任何物质的形态都能产生意识吗?
【板书】二、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ppt展示】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展示人脑功能分区图
【提问】为什么只有人脑才有思维的机能?
【教师总结说明】
人脑
动物脑
重量
1500克
占体重的1/50
黑猩猩400克
大猩猩500克
大象6000克,占体重的1/1000
构造
大脑皮层2600厘米
140亿个神经细胞
皮层平滑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是人脑皮层面积的1/4
机能
人脑机能区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形成网络系统
动物脑没有语言区
【提问】动物心理算不算意识?
【说明】条件反射实验;黑猩猩不能从自来水与池塘中的水中抽象出“水”的概念;海豚能发出几十种声音信号,但其缺乏组合性,不能像人一样作为思维与交流信息的工具。等等。总之,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有本质区别。
【活动】教师出示金茂大厦图片,图片标明文字为上海市政府大厦。(看到文字说明的同学必会神色诧异,议论纷纷)
【教师总结】这就是同学们运用第二信号系统进行思维的简单实例。这里教师故意出错,让同学们体会到抽象思维是我们人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结论:离开人脑这一物质载体,意识无从产生。
【哲学观察与问题】电脑能取代人脑吗?
【学生回答与教师归纳】略
【问题】是否有了人脑,就能自行产生意识呢?还要有什么条件才能产生意识?
【板书】三、从意识的本质(内容)看,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从意识的性质上,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意识即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错误的思想意识即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