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

2019-05-12

高一政治学案管理与服务

一、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有的放矢
知识目标:理解我国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全面正确把握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认识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的意义。
能力目标: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自觉抵制各种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活动;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二、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突破重点
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三、认知探究——夯实基础,探究提高
【基础提示】
1. 怎样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是什么?

3.怎样理解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4.如何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怎样弘扬科学精神?

【探究提高】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能搞好民族团结。

四、知识结构——构建体系,把握联系

五、典型例题——集思广益,触类旁通
(XX年高考宁夏卷文综试题)背景:我国政府历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现在,仅西藏自治区就有1 700多处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4.6万余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2.3万多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人。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宗教节日、宗教传统等得到尊重。
请你谈谈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这一观点的看法。
解析:该题实质上是一道组合型的辨析题。其中第一句是正确的,需要说出必要性。第二句是错误的,说明理由,点明哪些活动会被依法打击即可。
答案:(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由宗教自身规律决定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而是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进行。
(3)对于利用宗教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损害社会和集体利益,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进行打击。
六、时政热点——透析热点,思维升华
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热点材料】1.XX年8月30日,是拉萨“3•14”事件后,藏族群众的第一个雪顿节。清晨,拉萨哲蚌寺鼓号齐鸣,传统的展佛活动开始,当巨大庄严的佛像迎着朝阳缓缓展开时,来自自治区各地的信众纷纷磕头礼佛,欢度一年一度的宗教节日;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或佛龛,每逢婚丧嫁娶要请高僧念经祈祷。在西藏每个传统的宗教节日里,信教群众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转经、朝佛、烧香、磕头、布施、还愿;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藏族群众达百万人以上。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3.XX年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务院发表的所谓“XX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无端指责中国的宗教和民族政策,违反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干涉了中国内政,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