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文化创新考点复习导学案

2018-12-01

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一、考点

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

(3)文化创新的途径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考情分析

30.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广东单科,21,2分

文化创新

安徽文综,37(3),12分

三、知识梳理

(一)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作用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

3.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②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

b、在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时,还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文化创新的主体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四、要点透析

1.正确理解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五、真题再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