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典型例句详解(二)

2021-08-05

197.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衔珠,有的似莲花盛开……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石头是天然之物,不能说巧夺天工。)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句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198.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句中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

199.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簿上又添新笔。(伥;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来给虎吃。比喻给坏人做帮凶。句中“这帮家伙”就是行凶作恶的坏人,不是帮凶。)

200.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辰,真是不胜枚举。(枚:个。不胜枚举,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星辰“无数”,不同于“为数多”,“不胜枚举”不足以表示“无数”。)

201.我们时常留心书店里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书预告,却视而不见这方面书籍的出版。(视而不见,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形容不关心,不注意。句中误解为“没有”。)

203.歌咏比赛成绩公布,张莉听到自己惨遭淘汰的消息,如醍醐灌顶,站在那里憋了半天气。(醍醐:纯酥油,由牛乳提炼;灌:浇;顶:头顶。醍醐灌顶,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和彻悟。也比喻感到清凉舒适。)

204.这次错误虽然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以后就会吃大亏的。(训:法则。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错误”不可能成为“法则”。句中把“训”误解为“教训”。)

205.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206.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不能用“一位”修饰。)

大家齐聚一堂,欢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莘莘学子。(句中“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而“这位”并不等于“众多”学子。)

207.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空巷:指街、巷的居民都走出来了。万人空巷,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哄动一时的热闹情景。)

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句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208.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栗:栗子。寓言《猴子和猫》里说:猴子骗猫给它取出火中的栗子,结果猫不但没吃着,反倒把脚上的毛烧掉了。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209.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差强人意,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可改为“强人所难”。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