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2021-06-24

9.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答案  d
解析  原文末段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10.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答案  b
解析  a项信息在第二段:“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该项“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无中生有。c项信息源在第三段:“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据前后文,该项“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无中生有。d项信息源主要在第五段:“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该项“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原文无此信息。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