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 )
桀骜 赁屋 屠戮 浸渍
a.jiàng lèn chuō zì b.jié lìn lù zì
c.jiè lèn lù zé d.jié lìn chuō zé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 )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 、 。
4.写一则“三?一八”事件的简讯。
附1.参考答案:书后“思考与练习”参见课文分析。
课堂作业:1.b 2.d 3.a: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b.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c.事实、为、明证。
〔附]板书设计
第一教时
一、内容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二、刘和珍:渴求真理 善良和蔼 有事业心
第二教时
1.煤(喻)(历史进程)请愿(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