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以“绽放”为题的材料加命题作文导写

2019-12-22

  2、绽放是一种人生品质,“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着奋斗的泪水、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3、绽放是一种人生智慧,需要一定的能量积蓄和默默储备。或者“过早的绽放会适得其反。”
  (三)为什么绽放(为什么:绽放的原因)
  1、绽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无论开出的是什么,无论开在怎样的境地,都是值得为之骄傲的花朵,甚至是小草,也一样绽放出生命的绿色为世界献上一份独特的芬芳。
   2、绽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绽放的花朵最美丽、绽放的青春最亮丽、绽放的事业最辉煌、绽放的人生最精彩。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对美丽的翅膀,色彩斑斓。挥洒美丽,绽放色彩,原来我们可以如此美丽。
  (四)如何绽放(怎么办:绽放的条件)
  迎难而上才能美丽绽放;默默追求才能美丽绽放;自信自强才能美丽绽放;坚持、忘我才能美丽绽放等。

四、搜索资料
 (一)阅读得到的间接资料
  1、蚁族
  租住在简陋的平房中,拿着低廉的薪水,像草芥一样被繁华的都市抛弃在路旁,却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朵还未绽放的花。
  蚁族,像所有人一样梦想着“天堂”,追寻着希望,渴望人生中一次绚烂的绽放。
  信念必将让青春之花美丽绽放。
  2、像山丹花一样绽放
  “草原上的妈妈” 都贵玛从19岁起主动承担抚养孤儿的责任。在那个少吃缺穿的年月, 都贵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精心呵护着。她没有生育,却儿女成群,她家徒四壁,却经常为牧民送去丰草,她是草原上绽放的山丹花。
  大爱无疆,有爱的滋润,内蒙古草原上的山丹花才开得异常鲜艳。
  3、绽放的青春(一) 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
  师范毕业的李灵,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为此,她用家中的20万元的积蓄办了一所希望小学,担任校长的她,事无巨细都要亲历亲为,为了乡村的留守儿童,她献出了不只是家中的积蓄,还有好民的青春年华。烈日下,她骑着用200多元买来的三轮车收购废旧书籍,为孩子们载回“精神食粮”,二十出头的她,却早已在脸上刻下岁月的痕迹,不,那不是岁月的痕迹,是她绽放的青春之花,挂在她脸上,映照在每个留守儿童的心里。
  经济的困难,路途的坎坷,也阻挡不了青春之花的绽放。
  4、绽放的青春(二)生命之花在长江中绽放
  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花朵,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3个19岁的青春生命逝去了,救起了两个落水的儿童,当有人还在用天平衡量着这个天平两端的价值的时候,他们,长江大学的学生却用自己的义举最好地诠释了“义勇”,这个自古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在经济发展中被我们丢失的词语。
  他们的青春之花并没有在浪涛和旋涡中凋零,恰恰相反,他们的青春之花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之上绽放得异常绚丽。
  5、平时练习中的事例
  暴走妈妈陈玉蓉、白芳礼老人、平民慈善的哥……
  6、自己阅读中的事例
  默默绽放的爱之花——曾有一位母亲,在自己的儿子饱受无耳的耻辱(痛苦)后,依然将自己的耳朵移植给儿子。自那以后,她的长发总是严严实实地遮挡住她的脸颊。儿子一直很好奇捐给自己耳朵的好心人是谁,然而父母始终不说,只说是一位很有爱心的人。最终(后来),母亲逝世(去世)了,父亲叫来儿子,告诉他事实的真相。母亲用一生默默地守候(坚守)这这个秘密,默默地维护儿子的幸福与安定。母亲的爱如静立在墙角悄然绽放的梅,清香四溢,永远存留在儿子的内心,涌动着一份爱的暗香。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