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19-10-20

定语后置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常式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
因果倒置句:这果子吃不了,太硬了。(常式句:这果子太硬了,吃不了。)……
(七)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变换
相对来说,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的句式,叫口语句式,它的特点是:比较短小,结构简单,少用关联词,它的修辞作用中活泼、自然。经常出现在书面语里的句式,叫书面句式,它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
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组成,书面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词语组成。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也可以进行变换,例如:把新闻稿改写为广播稿。
句式变换、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1.因为变换句式是在同义句中间进行的,所以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不管题目本身是否有明文要求。为此,同考点(句式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增删换调),但变动不要太多。
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应的同义句式,如长句与短句相对应,各动句与被动句相对应,句式变换时要按照相对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不能混淆句式分类的界限,避免张冠李戴。
3.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讲句式的选择是为了收到理想的语言表达效果,及修辞问题,一般说,修辞活动心须在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变换句式时,要注意通顺和合理,伤心顾此失彼。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按选择题、简答题分类编排,从内容来说则按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变换句式三部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归类编排的,其中仿用句式为重点。力求覆盖全面而又重点突出。使用时最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同时教师在讲解分析时,要按类来分析,归纳和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务必通过训练和教师的指点,使学生形成语境意识、依据词语原义引申推断意识和各类题的基本思路意识。
二、备考创新训练
1.填入下文横线上的文句恰当的一句是
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                   ,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
a、爱看不知道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b、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c、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而爱看不知道的事情。
d、不爱看陈旧的事情,而爱看新鲜的事情。
[解析]此题是从排序照应的角度来考查选用句式的,上文突出“巧”字,下文“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a 、b项均为“爱看……而不爱看”与原文的“不喜欢……喜欢……”照应错位。 d 项的“陈旧”、“新鲜”也不能与原文的“一般化”“特殊化”照应,所以,选c。
[答案]c
2.下面两个句子中,句式使用的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
①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刑车、战车,车前,都有你,碧绿的,柔韧的,打着春天的手势。
②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战车、刑车,车前,都有碧绿的、柔韧的你,打着春天的手势。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