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地方,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题干在选文首段,前面的“因此”一词通常表明有效信息主要在前面,但考生也要注意后面不一定就没有有效信息(如a、d两项)
9.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答案】d
【考点】考查对文种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原文末段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思路分析】对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善于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0.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答案】b
【考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根据文中信息推断的能力。
【解析】a项信息在第二段:“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该项“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无中生有。c项信息源在第三段:“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据前后文,该项“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无中生有。d项信息源主要在第五段:“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该项“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原文无此信息。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解题时,应先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选项对照原文相关信息,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析。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3分)
【答案】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文章共三个内容要点:大学教育的主旨(1-2段)、手段(3段)及其意义(4-6段)。据此,不难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三、揣摩命题陷阱,做到知己知彼
科技文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本人对XX年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粗略归结出十种陷阱:
(一)偷梁换柱。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如XX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5题:
下列对“朊毒体”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是以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发现的一种病毒。
b.是一种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来源: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