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必修三文言文指导复习

2019-06-08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③/④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解析  ①②⑤“之”意均为“的”;③“之”意为
  “桑树”,作动词“树”的宾语;④“之”作“有”
  的宾语,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a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答案  (1)黄河以北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移
  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2)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间,木材就会用不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
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
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
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
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
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
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
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
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      奋:奋起、发展
  b.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c.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怨:埋怨
  d.委命下吏          委:交付、交给
  解析  怨:仇,仇恨。
c
6.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
  项是                                  (    )
  a.以弱天下之民
  b.奋六世之余烈
  c.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解析  d项是代词,代“兵器”。a、b、c三项均为助
  词“的”。
d
7.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段首句采用了排比句式,又精心选用了一系列近
    义词语,极言始皇之强,形象地表达了始皇威振四
    海的局面。振、奋、履、吞、执等动词也用得精当。
  b.“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是说秦始皇对内
    实行了愚民政策,“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
    二”,写其弱民政策,这为文末结论“仁义不施而
    攻守之势异也”埋下了伏笔。
  c.本段极力形容始皇一朝的强盛,行文如奔腾的江河
    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文段末句刻画出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