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无论失去或得到,只需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缺也会是圆。
[评析]文章开篇以排比的句式,运用三个特写镜头展现了陶渊明、李白、文天祥在得失间的抉择,化用古诗圆熟浑合,不落斧凿痕迹,铺张扬厉,大气磅礴,文采斐然,灵动飞扬,出手不凡。三个事例后作一小结,此为一顿。接着又以三个排比句转入反面,再作一结,此为二顿。按一般的眼光看,文章至此文意已足,只消总结深化的功夫了。但作者在最后又是一翻,给我们展现了两个诗僧在幽静的林子里,在月光下对话的画面:一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恶我,如何?一答:你只需由他、任他、忍他,你且看他。这一问一答将得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并暗扣题意,让人们在玄理中领悟到了某种人生的真谛。
4、跟踪训练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个画家的屋里,我见到墙上挂着一张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白纸中间偏左的位置上,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的妙笔。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是一片空白。于是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我的这幅画的名字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我说:“那就把画中的痛苦去掉吧!”画家说:“没有痛苦,我们更看不到快乐。”我明白了,人们的眼睛,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视了的那一部分。
请以“痛苦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构思指津】
这是一道思辨型的话题作文题。所谓思辨,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执其一端,不及其余。运用思辨写出来的文章,内涵才比较丰富,富有哲理,令人信服。
就以本题中的“痛苦”与“快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例,在写作时一定要作出理性思考:“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同时,从所给的材料也可以悟出:生活中的痛苦与快乐,往往是人们不自觉地选择的结果。只盯住痛苦,就会无视它的孪生兄弟——快乐。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写作时首先要对话题进行全面思辨,然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思辨的方法有解剖透视、思维辐射、寻求联系等,但无论采用了哪种方法,总离不开“分析法”。分析时,可进行这样的提问:为什么说“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如果只是聚焦在“痛苦”或“快乐”上,那将是什么情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经过这样认真思考,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就会变得深入浅出了。
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苏东坡与惠崇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如如来。”
苏东坡有所悟。
你认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