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3
2019-04-18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答案 b
解析 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根据这几处,可以看出,b项“所以尽管很重要”强化因果,推断错误。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以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做“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做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答案 c
解析 c项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所以“《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无从考据。该项无中生有。
十二、(XX年北京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1)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区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情来逼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2)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情。地上铺了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①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有法子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