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1)古代文阅读•理解常见实词和虚词

2019-04-16

   (二)1.b、d(这两个“信”都是名词,都是指送信的人。c项“信臣”,忠臣;e项 “信”副词,确实)  2.a、d(都是动词,求取之意。b项“干”,冲犯,d项读gàn,才干)
3.b、c(都是拜访之意。a项,超过;d项,经过;e项,动词,责怪)
   (三)1.a、e(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之”,结构助词;c项“之”,适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我”;d项“之”,提宾的标志)
2.a、b(都是转折连词,却。c项“而如同;d项表顺承)
3.b、c(都是介词,表被动。a项介词,替;d项“汝为见”是“见汝为”的倒置,“为”,表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呢”)
(四)c (①句“死生”偏于“死”,④句“作息”偏于“作”,⑥句“公姥”偏于“姥”,⑧句“异同”偏于“异”。其他各句不存在偏于一方的问题)
(五)1.b(都是动词因袭、继承之意。a项,介词,通过;c项,介词,趁机;d项连词,于是)  2.c(都是造访之意)。b项“造化”是一个词,d项“造”,建)
3.c(都同“邀”。a项,约;b项“要”,扼要地说,概括地说;d项,要挟)
4.a(都是改变之意。b项“易”与“险”相对,平;c项“易”,容易;d项“易”,交换)
5.c(都是副词,才。a项“乃”,却,竟;b项“乃”就;d项“乃”,人称代词,你)
6.d(都是连词,就)
(六)1.c(a.秘密地、悄悄地;间行,从小路行走。b项“拟”,效法;d项“逆”,违背)
2.c(a项前句“且”,连词,而且;后句“且”,副词,姑且;b项前句“则”为连词,才,后句“则”为“却”;d项前句“于”,在,后句“于”,向)
3.a(以为,认为。b项“山东”为“山之东”;c项“夫”是发语词,“夫人”是“夫”与“人”的连用;d项“中外”即“内外”)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