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9
2019-03-30c.古人先是在竹简上写字,然后是在帛上写字,之后才是在纸上写字。
d.蔡伦用来造纸的原料中就有“麻头、破布、鱼网”等纺织用品。
答案 a
7.以下关于纺坠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 )
a.纺坠是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出现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b.早期的纺坠大多是用兽骨制成的,但也有用石、陶、玉等材料制作的。
c.一手转动拈杆,另一手牵扯纤维续接,这就是早期纺坠纺线的工作原理。
d.纺坠所纺织的布匹比较粗糙,是因为纺坠的纺纱效率较低且纱线拈度不均匀。
答案 d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些少数民族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在使用沿用了几千年的纺坠纺纱,主要是因为这种纺纱工具操作简便。
b.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具有传统性能的纺车是纺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初为手摇,后为脚踏。
c.宋元之际出现的水力大纺车已具备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这种纺车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d.“齐阴之缣”“亢父之缣”和“素纱禅衣”都是古代留下的纺织品文物,织造技术高超,巧夺天工,举世闻名,被誉为国宝。
答案 c
八、(08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①小小说在我国其实原来就有,外国也有。但由于中国近些年来小小说比较流行,读者面很广,于是才把“小小说”当成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包含一些什么内容,值得探索。
②小小说并非单指短小的小说。短小,只是它的外部特征。小小说仍然可以看做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分支。短篇小说的一般特征,小小说都是应该具备的。但是小小说和短篇小说在本质上既相近,又有所区别。小小说是短小的,从里到外都是小的。小小说作者所发现、所思索、所表现的只能是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片断。这个片断是别人没有表现过、没有思索过、没有发现过的。最重要的是发现。发现,必然就伴随着思索,并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文学创作都需要发现,但是小小说的作者更需要有“慧眼”,因为引起小小说作者注意的,往往是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这种小事必须是天生得来的一块小小说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并非俯拾皆是。小小说材料的获得往往带有偶然性,邂逅相逢,不期而遇。并且,往往要储存一段时间,作者才能大致弄清楚这件小事的意义。写小小说确实需要一点“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