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2019-03-1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也”,表示判断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无明显标志词的判断,翻译时直接在主语后面加“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 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示被动)
3. 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确筋骨,“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3)状语后置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于水”后置,翻译时提到“寒”的前面)
而耻学于师。(介词结构“于师”后置,翻译时提到“学”的前面)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于弟子”后置,翻译时提到“贤”的前面)
4.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六.异义细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参 古义:验,检查;今义:参加,加入。
声非加疾也。 疾 古义:强,洪亮;今义:疾病,快。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 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
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因为心思,两个词;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小学学校教育。
吾从而师之。 从而 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跟从”和连词“而且”;今义:合成一个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七、集结名句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