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2019-02-16
注 ①嗾,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从思想内容上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2.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解析: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本题设题点正在‘秋气”“秋色”处,考查学生对不同之处的鉴赏。第二问,对春的情感,可从“胜”和“嗾人狂”处领悟。从词语色彩上即可看出第二首诗对春色的否定。答案:1.前诗侧重描写了秋天的天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后诗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1)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来正衬秋的生气和活力;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居(其二)  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那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解析:这一题既考查了思想内容,又考查了表现手法。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他对田园生活是抱有一种向往和追求的态度,所以,他笔下的田园生活一般都是美好的。从这首诗来看,他描写的是人们之间的日常生活,从“相呼”、“斟酌”、“披衣”、“言笑”等描写来看,表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其“白描手法”从语言的质朴中不难看出。答案: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人与人之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相呼、相饮、相思、相言、相笑等情景,尽情地表现出来。南粤高考直析【粤题精讲】2(XX年广东高考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⑴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解析】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畔”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广大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 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意红”的英勇气慨。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