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2019-02-16

与现代汉语同形词语的含义
与现代汉语同形词语的含义是近年文言实词的一个考查热点。此类词语中有一部分较显生僻,有一些则需要从语境中去辨析和推测其含义。
●难点磁场
[试题1](★★★★★)(原文见难点18选文一)
选出加点词语古今词义不同的一组
①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   ②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
③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    ④存问风俗,虚己倾心
⑤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
a.①③④  b.②③   c.③⑤   d.②④⑤
[试题2](★★★★★)(原文见难点18选文二)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相近的一项是
a.为狱小吏,晓习文法。    b.案事发奸,穷竟事情。
c.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   d.历守郡中,所居治理。
●案例探究
[案例1](★★★★)(XX年春季高考试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或共帐而寐。      b.拜受而已。
c.出身忧国。       d.通达治体。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知识依托: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积累。
参考答案:b项中“而已”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皆意为“罢了”。从语境来看,孙登心中尊敬徐夫人,徐夫人送来衣服,他一定要沐浴后(极表恭敬)穿上;对步氏所赐衣服,出于礼节,不能不接受,但只是接受罢了。a项中“或”意为“有时”,与今义不同。c项中“出身忧国”意指全身心为国分忧。d项中“通达”意为“通晓”,此句意为:通晓治理国家的方略。
答案:b
错解分析:错选a,未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去分析。
方法技巧:①把握加点字所在语句的大意,②用现代汉语的意思去试作解释,看是否语意通畅。
[案例2](★★★★)(XX年全国高考第12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知识依托:对文言实词的积累及有关古汉语知识
解析:b、c、d中三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双音词,分别是表方位的名词“南边”、动词“喧嚷”和动词“搅乱,使混乱或不安”,而在文中都是两个单音节词,意思分别是“面朝南”“擂鼓呐喊”和“惊扰混乱”。a项中“反间”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为“用计策使敌人内部不团结”,从原文来看,田单用计谋使得燕王不再信任乐毅并使骑劫代替他,正符合这个意思。
答案:a
错解分析:错选d,未能仔细分析,了解一个大概,只看到一个“乱”字。若与今义相同,则语句应解释为燕军扰乱“别人”,这是明显不合语境的。
方法技巧:首先对于课本上、复习材料中出现的古今同形词语,要注意归纳整理。其次,要在语境中具体分析。
●锦囊妙计
古今同形异义词语精编
词语 例句 古义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会,聚会;计,商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