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文1500字左右)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4分)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一参考答案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1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此前阐述二者之间的区别) (12题-e项答案信息处) 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 (什么东西互相参透?主语承前省) 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划线部分为全文总观点句,阐明二者之间的联系) (12题-a、项答案信息处)
(首段提出总观点: 艺术与科学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此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2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分论点一)(亦是12题-a项信息来源处) 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例1) 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例2) 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例3) 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分析说理) 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结论)(此亦为12题-b项的研判依据)
(此段提出分论点一:“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下文分别举三例证明分论点,得出结论,紧扣全文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