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18-06-02

③能跟据语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3.句式变换
①符合改句的句式特点;
②变式不变意;
③变式不漏意。
三、熟悉解题步骤
1.选用句式
选用句式题解题的一般过程:
(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选用能与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2.仿用句式
首先,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
其次,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九个方面的特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仿句”。
先看一例:仿照下列划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前后意思衔接一致:
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1)话题。即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还应把握文句所给定的中心主旨,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保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句义的一致。如例题划线句的前提句是“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显然话题应是“爱心”,句子的主旨应该是强调爱心的美好作用。
(2)句式。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例程句和变式句等;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从上例来看,例句的句式为使动句,且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分句为比喻性判断句,后一分句为使动式兼语句。
(3)修辞。仿写句子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格,正符合《考试说明》中提出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内容。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上例的前一分句用的是暗喻修辞格,那么仿句也须用暗喻手法。 
(4)结构。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从例句来看,前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主+是+宾”,宾语为双限制的偏正短语,前一限制为数量词,后一限制为季节性名词;后一分句的成分组合方式为“使+……的人(兼语成分)+谓动+宾语”,兼语部分为偏正短语“……的人”,宾语部分也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因此,仿句的结构均应与例句相一致。
(5)手法。仿句中有时运用一些特定的表现手法,有时题干中明确要求,而多数情况下题干中不一定明确要求,但写时也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比较、抑扬等。上例中的后一句“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中便包含了隐性的先抑后扬的手法,这也是要注意的。
(6)色彩。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谐,包括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如原句词语的褒贬雅俗,感情的忧伤、喜悦、沉重、明快、赞美与讽刺等。例句中的“冬日”、“感到”均是书面语言,“温暖”属褒义词,仿句就该配以“春日”、“看到”、“希望”等与之色彩相吻合的词,而不要使用“春儿个”、“望见到”、“末路”一类的词。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