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3)古代文阅读•分析综合文章内容

2017-05-05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用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这是XX年全国卷的第14、15题。
 前一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是d。“宽缓不苛”是李广对待部下的一种原则。句①是李广的小部队遭遇匈奴数千骑兵时,无可奈何之下作出的缓兵之计,与“宽缓不苛”没有联系。句②是说李广廉洁自律,抗敌立功得赏赐分给部下,当然是“宽缓”典型表现。句③是说李广因“讷口少言”而射艺精熟,所以平时十分喜欢射艺,并以此为乐,这与对部下“宽缓不苛”无关。句④是承上文“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而来,讲李广爱兵,同士兵祸福与共,是对部下“宽缓不苛”的表现。句⑤是李广因迷失道路可能受到处罚时,他为了保护部下而将责任全部承担下来之后讲的话,当然反映出他对部下“宽缓不苛”。句⑥是李广死后部下的反应,体现了士大夫对他深切爱戴。尽管是他“宽缓不苛”的结果,但却不是表现,故不合题干要求。
 后一题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选取其中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d。d项之不正确在于“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原文是“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即因为年老,不能再去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d项之说显然与文意不符。
三、练习与答案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秦琼传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衤遂       吊之。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不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须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循,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下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羡慕,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十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