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史传类阅读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持节发仓粟以赈之
  a.                        
     作《师说》以贻之  

    上贤而释之
  b.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庄助复为请告   
  c.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尊宠于群臣无二
  d.
     以勇气闻于诸侯

【解析】 b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a.“以”均表目的,用来,连词;b.表承接,于是,就,连词 /表转折,却,连词;c.均为介词“替”;d.均为介词,“在”。江西卷高考语文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和全国各省市一样,是课内课外结合。备考时不要抛弃课本,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先把这个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可翻译成同一个词,意义是否一样。然后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最后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解析】 c 本题是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这是XX年江西高考新增的考点。要正确断句,理解文意是根本,但在分析时,还是有一些方法的。比如,分析词语,进而分析它所作的成分,如本题中的“上”,“上”意为皇上,名词。既可为主语,亦可为宾语,划入句首作主语,划入句尾作宾语。显然,将“上”视作主语语势更畅。且在文言文中,省略宾语应较省略主语更频繁,在划分句读时要特别注意。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汲黯)多次直言进谏,不能留在朝廷(任职),调任东海太守。(注意“数”、“内”、“迁”的用法,每字1分,大意1分)
(2)公卿以下(官员)都谦卑地侍奉卫青,唯独汲黯与他以对等礼仪相待。(“奉”、“亢礼”各1分;“与”省略“之”即“对待他”1分;大意1分)
(3)(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问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贤:意动用法1分;所疑:疑难大事,1分;加:更,1分;大意1分)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