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案:古代人物传记


2. 《苏武传》
当dàng  旄máo节   厚赂 lù  昆hūn邪yé王  厩jiù  窥kuī观  置币遗wèi单于  浞zhuó野侯  没mò胡中  阏yān氏zhī  徙xī  使牧羝dī  更gēng嫁
3. 《张衡传》
连辟bì公府  篆zhuàn  蟾chán蜍chú  帷wéi幄wò  谶chèn  阉yān  诡guǐ对  骸haí骨  虚妄wàng
二、 词语
1. 《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 《苏武传》
恐前语发:恐怕以前的谈话泄露。发,揭露,暴露。
屈节辱命: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穷厄:穷困;困顿,不亨通。
3. 不慕当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
诡对:不用实话回答。
合契若神:(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三、 文学常识
1.《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XX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古字古词,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纪史的方式自《汉书》以后,历代都仿照它的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班固世代为望族,家多藏书,父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固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汉书》。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注疏《汉书》者主要有唐朝的颜师古(注)、清朝的王先谦(补注)。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