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的水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对盐类水解的应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对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建立起“事物变化,内因是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变化的条件”的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前面所学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材密切联系上一节,引导学生联想盐溶液是否呈中性。并通过〔实验3-1〕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组成该盐的酸或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把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联系起来,为分类讨论盐类的水解奠定了基础。
在分类介绍盐类的水解时,重点说明盐类电离产生的弱酸或弱碱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所产生的影响,并配以形象化的示意图,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本节教学重点。之后,教材提及强酸可碱盐不水解,并简单说明其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前两类盐水解的本质。关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大纲没有要求。
关于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盐类水解的利用,大纲只要求A层次,但在具体讨论盐类水解的利用的实例时,往往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本质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通过分析,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法建议

关于盐类水解

本内容是对所学的电离理论、水的电离平衡、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中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本节的有关问题。
1.关于盐类水解的引入,可采取探究讨论的形式。结合上一节知识,提出问题。将课本中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操作。
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从而使学生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2.盐类水解的本质

的水解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说明盐类水解的本质。

1)提出问题:①在 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

         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③为什么 溶液显酸性?

2)分析讨论:通过上述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运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促使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增大,从而使溶液呈酸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引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并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分析接下来的几种盐的水解。

与水电离的 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醋酸,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逐渐增大,直至建立新的平衡,结果, ,因而 溶液显碱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时可利用图310帮助学生理解,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盐类水解的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通过分析,总结出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

谁弱谁水解:水解离子一定是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谁强显谁性:碱强显碱性,酸强显酸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3.关于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l)找出盐类组成中发生水解的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因此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为使学生明确这一点,可让学生仔细观察 溶于水时的现象。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中一般用“ ”号。

4)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第一步较容易发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难,水解时以第一步为主。

5)安排适当的课内外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关于盐类水解的利用

包括两个方面介绍。一是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二是讨论盐为水解知识的应用。

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指出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通过对一系列分类实例的讨论分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课题:盐类的水解

重点: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采用实验手段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实验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1)用蒸馏水配制 溶液, 溶液, 溶液。

2)用 试纸测定三种盐溶液的 并记录:

                       

教师设疑:(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2.盐类水解实质

教师通过对强碱弱酸所生成盐的水解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盐溶液是碱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盐溶液呈酸性,溶液中 增大?为什么会增大呢? 是从哪来的呢?

3.引导归纳盐组成与其水解和溶液酸碱性的内在联系。

教学步骤 

(一)知识准备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可以理解盐可以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生成)

(二)引入新课

1.准备四种盐溶液。分别测定它们 。并作记录:

    溶液酸碱性分析

1 溶液。

2 溶液。

3 溶液。

4 溶液。

2.根据现象引导思考:

1)盐溶液是否一定都呈中性?从实验现象你认为哪些盐溶液可呈中性?

2)为什么盐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呢?

3)同呈中性的 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3.点题

本节讨论的盐类水解知识帮助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1)盐类水解实质:

溶液(弱碱强酸盐,水溶液 ,呈酸性)

(盐电离强电解质电离是完全的)

(水电离,弱电解电离是部分的,可逆的)

 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促使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增大,从而使溶液呈酸性。

水解方程式:

水解离子方程式:

溶液(强碱弱酸盐,水溶液 ,呈碱性)

(盐,弱电解质,完全电离)

(水,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分子,使溶液中 减少,促使 的电离,从而使溶液中 增大,溶液呈现碱性。

溶液

(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由于 结合 的能力与 的能力相当,使溶液中 仍相等,所以溶液呈中性。

(三)随堂练习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是(  

A.     B.     C.     D.

2.判断下列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

B.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盐溶液的酸脓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两倍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A.     B.     C.     D.

4.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5.为了使 溶液中 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A.适量盐酸          B.适量 溶液

C.适量KOH溶液     D.适量KHS溶液

(四)总结、扩展

1.盐类水解的实质

在溶液中,由于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或中性。

2.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

1)通常盐类水解程度是很小的,而且是可逆的。

2)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①强酸弱碱生成的盐水解:溶液呈酸性,是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对应的弱碱,使溶液显酸性。如: 等。

②强碱弱酸生成的盐水解,溶液呈碱性,原因是弱酸根发生水解,生成对应弱酸,使溶液显碱性,如: 等。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如 等。

④弱酸弱碱盐强烈水解。(此内容大纲不作要求,不宜向学生补充)

a.酸强于碱,显酸性,如

b.碱强于酸,显碱性,如

c.酸碱相当,显中性,如

⑤弱酸酸式盐水解:取决于酸式酸根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相对大小。

a.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如 等。

b.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如 等。

3.扩展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洗衣粉中加入由磷酸脱水制得的多磷酸的钠盐作配料,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但使用此类洗衣粉会造成水质污染。

1)试简述污染水质的原因。

2)某种无磷洗衣粉中加入了硅酸钠作配料,试说明这种配料的有关性质和作用。

板书设计 

一、盐的组成类别

1.强酸强碱盐:如 等;

2.强酸弱碱盐:如 等;

3.弱酸弱碱盐:如 等;

4.弱酸弱碱盐:如 等;

二、实验测定盐溶液的 是不是都等于7

1.测蒸馏水

2.测 溶液

3.测 溶液

4.测 溶液 值。

列表比较:

提出问题:为什么都是盐溶液的(2)(3)(4)三种溶液 会有显著差异呢?

:强酸强碱盐    

:强碱弱酸盐 

:强碱强酸盐    

剖析原因:写出离子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

电离出来 结合成弱电解质

 破坏了水电离平衡,减少水电离,使溶液中 浓度增大,碱性增强。

  电离出来的 结合生成弱碱 ,破坏了水电离平衡,促使水电离,使溶液中 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只电离。溶液显中性。

三、引出水解定义,归纳水解一般规律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水解。

2.水解一般规律:

谁弱谁水解:水解离子一定是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谁强显谁性:碱强显碱性,酸强显酸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