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四课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教案
〖重点〗
⑴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
⑵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正确认识深化改革,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
〖难点〗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对外部环境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了解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理解:列举例,说明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如何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能力方面:
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框题的内容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原理和方法论要求,分析在个人成长中的问题,初步理解党的关于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方针和政策,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⑵辩证思维能力,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个人成长中的外部环境问题。对外部条件要做“一分二”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客观辩证的,以此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讲述弗莱明的伟大发现,启迪学生正确对待机遇。使学生认识到机遇是一种幸运,但它毕竟是外因,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觉悟方面: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正确对待机遇,正确分析和坚持我国把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统一起来的方针和政策。
复习提问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固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就要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板书)
(为配合教材第l19页第1自然段介绍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事例。可在此时用幻灯投影或录音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补充下面的材料。可补充出示一些图片材料。目的是激发同学们兴趣。)
弗莱明与青霉素
弗莱明(1881一1955),英国细菌学家,曾任伦敦大学细菌学教授和瑞特•弗莱明研究所所长。1922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 l945年获诺贝尔奖。
弗莱明19o6年开始做细菌学研究工作。1928年发现青霉素。但由于难于提取和生产,一直未能用于医学。直到1935年,他的助手钱恩和佛罗理也参加了研制,最后终于在美国姑娘丽找到的烂甜瓜上采到了青霉素。
自从发现和提取出青霉素之后,人类掌握了杀死葡萄球菌、链状球菌等多种病菌的有力武器。据统计,那时每年有近XX万人患肺炎,而给他们注射食霉素之后,很快就可以康复。另外,用青霉素治疗转染性脑膜炎、白喉、腥红热等也非常有效。往常战场上的伤员伤口化脓发烧之后,护士们总是赶紧拿来纸笔,叫他们给亲人留下遗言。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青霉素的出现,不知挽救了多少伤兵的性命。
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而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教材第119页作了比较具体的介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9页第1自然段至第121页第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