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教学设计

2019-07-10
专题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美国三权分立制的产生背景,理解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核心内容,正确认识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历史与逻辑分析的观点、辩证分析的观点、比较分析的观点、阶级分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精神、协作学习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三权分立制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三权分立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引导学生对美国三权分立制进行辩证分析和阶级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三权分立制的内在缺陷和历史局限性,为后面讲授我国的民主集中制设下伏笔。  教学重点: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核心内容和弊端。  教学难点:  美国三大机关的相互制衡及其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图表归纳法、问题探究法、情境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异想天开”  美国电影《空军一号》上演了这样一幕:美国总统在从俄罗斯返回美国的飞行途中,被事先潜入“空军一号”的俄罗斯恐怖分子劫持。  假如这一幕真的在现实生活中上演,美国的政治格局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反观古代封建社会,一旦君主缺位,则大都会有一场腥风血雨的夺权之争,这样的政治场景会在美国上演吗?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了解美国的基本政治构架──三权分立制开始。  一、历史回眸:美国三权分立制的理论和实践溯源   人物 理论 实践 洛克 (1632-1704) 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 英国君主立宪制(1689) 孟德斯鸠(1689-1755) 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法国共和制(1789) 汉密尔顿(18-19世纪) 继承孟德斯鸠的思想,强调增强行政权和司法独立 美国三权分立制(1787)    回顾所学的历史知识:美国选择三权分立制这一政体,是由什么条件决定的?  (1)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分权制衡制取代封建专制。  (2)具体国情:松散的美国邦联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机构;饱受殖民统治之苦的美国人希望通过增强司法独立保障公民权利。  (3)国家性质:国体决定政体,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必然选择分权制衡制度。  二、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核心内容  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的分立、制约和平衡。  问题探究一:三权如何“分立”?  扩展阅读:美国为何实行两院制?  美国为什么实行两院制?  美国的大州和小州人数相差很大,如果按人口比例决定议员人数,小州的利益得不到体现;如果平均分摊到各州,大州又觉得吃亏。开始也是争执不休,最后终于达到妥协:众议院以人口比例确定议员的数量,而参议院则不论州的大小,每州两名议员,以保障小州利益。美国历史把它称为“伟大的妥协”。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