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方面
识记:两点论、两分法、一点论的基本概念。
理解: ①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含义;
②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
运用:
①运用“两分法”去说明怎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一分为二”;
②运用“两分法”去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两手抓”。
(二)能力方面
①结合教材对矛盾普遍性原理的论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点,观察、思考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觉悟方面
通过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自己和坚持“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和事,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二:教学重点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三:教学难点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运用“两点论”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教学方法
①根据本框教材辅助文较多,理论问题不复杂的特点,在方法上以自学讨论式为主,或以事例说理法为主,辅之以提纲导读法或问题教学法
②对比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学生自学课文第90页第2、3、4段,完成下列题目:
运动形式 矛 盾 举 例 得出结论
机械运动 作用与反作用、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事物每一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
物理运动 吸引与排斥、正电和负电、吸热和辐射热、南极和北极……
化学运动 化合与分解、氧化和还原、阳离子和阴离子……
生命运动 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呼与吸、生与死……
社会运动 基本矛盾、阶级矛盾、真善美与假恶丑、改革与保守、民主与集中、发展与环境……
思维运动 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意见分歧、思想斗争、记忆与遗忘……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列举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中的矛盾,加深对时时有矛盾的理解,完成下表:
社会形态 矛 盾 举 例 得出结论
原始社会 基本矛盾、氏族冲突、部落战争、共同劳动与个体劳动、石器与金属工具…… 旧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 时时有矛盾
奴隶社会 基本矛盾、奴隶主与奴隶、野蛮与文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封建社会 基本矛盾、地主和农民、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地主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发达与发展中……
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矛盾、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