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2.5.1(新人教必修4)
班级
班
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任课教师
课题
意识的本质
讲课时间
教材内容分析
第四课阐述了世界的本质,而这一课则着重讲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的本质》作为本课第一框的内容,首先阐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它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对意识本质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意识的作用。本框内容是为第二框内容作铺垫和准备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意识的本质;
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运用:结合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观点,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教学难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教学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物质性》,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那么世界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但是我们说整个世界,除了包括物质世界,还包括什么?还应该包括人的思维,也就是人的意识世界,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
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我们要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首先就要弄清楚它是从哪里来的,它的起源是什么?那么意识是怎么起源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自然界的进化过程。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活动探究一:书本第35页:(7分钟)
物质
反应形式
反应器官
举例
无机物
反应特性
物质
岩石风化
低等生物
刺激感应性
细胞膜
葵花向日
高等动物
感觉、心理
大脑
警犬缉毒
人
意识
人脑
苹果与万有引力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里,一切物质,不论是有没有生命的,都会有一些反应特性,比方说,像铁会生锈,岩石会风化,水滴石穿。还有低等生物会对外界的刺激所作出的应激反应,,向日葵会向着太阳转,含羞草被碰到之后就会把叶子收起来,还有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它们和意识是什么关系?没有这些反应特性和反应形式,意识能不能产生呢?
给5分钟时间分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反应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这是一个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没有前面的环节,那么后面的环节就不会有了。换句话说,前面的环节是后面环节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而生物的反应形式,包括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和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因此,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