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重点〗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难点〗要坚持适度原则。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相关的哲学观点,结合实际,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等方法论要求加以说明。
  ②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名言进行阐释。
 
能力方面:
  通过本框题教学,结合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联系个人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和指导自己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本框题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复习提问
  (l)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2)什么样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设计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复习学过的原理,导入本课方法论的教学,设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为适度原则的提出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导人新课。)
  量变和质变是密切联系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正确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板书)
 1.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意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2自然段的事例:想一想这一段右下角小栏目中的内容。阅读提纲
  ①寓言《杰米扬的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做过了头而结果适得其反的事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好客热情也要掌握一定的度。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佳品,但过了量,岂不变成灾难?在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度",这是普遍现象。所以,我们看问题办事情,首先要坚持适度原则。
  (l)要坚持适度原则。(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4自然段至第128页第2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思考第128页第2自然段右边的"议一议"小栏目的问题。
  (同学阅读、讨论后,教师讲解、归纳。)
  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掌握事物的度的重要性。孔子说;“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美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他认为美是有自己的“分寸”的,略为超过这个“分寸”就太长、太短、太白、太赤,就不是美而是丑了。
  列宁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听起来耸人听闻,实际上是干真万确的。这里说的“一小步”,指的是超出了度的一小步。真理性的认识也是有度的,把真理略加夸大,超出这个度,就会变成谬误了。由此可见,适当掌握事物的度,对于避免错误,是很重要的。

1/4